張華 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學者
白荷菲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關系碩士生
梅超 北京師范大學國際關系碩士生
【亞太日報訊】馬其頓共和國,位于歐洲東南部巴爾干半島的中部。自1993年獨立以來,馬其頓走上全面自主發展的道路。作為非歐盟成員國和制度體系發展相對完善的歐洲國家,馬其頓與中國政治、經貿等領域關系密切,是中國“一帶一路”建設歐洲部分重要的一環,馬其頓對于中國投資者來說既有較大的吸引力,也需要正視存在的風險因素。
一、 馬其頓概況
(一)自然環境
馬其頓西部毗鄰阿爾巴尼亞,東部與保加利亞接壤,南部與希臘相鄰,北部為塞爾維亞。馬其頓地形多為山地,瓦爾達爾河橫貫南北。地處巴爾干的核心,南下地中海的門戶,該地區一直是重要的貿易和軍事通道。
馬其頓自然資源較為豐富,礦產資源品種多樣,其中煤的蘊藏量約為1.25億噸,銅礦蘊藏量約為3億噸。另外,馬其頓森林覆蓋率為38.5%。
資料來源:Google衛星地圖
(二)政治環境
1991年11月7日的新憲法規定,馬其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民主共和國,總統為國家元首。實行多黨制,民族統一民主黨是目前執政黨,社會民主聯盟是最大的在野黨。馬其頓致力于加入歐盟和北約,并優先發展同大國和鄰國的關系。1993年,以“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為國名加入聯合國。馬其頓還是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成員國。
(三)社會文化環境
作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馬其頓擁有人口206萬。其中,馬其頓族約占65%,阿爾巴尼亞族約占25%,土耳其族約占4%,吉普賽族約占3%,塞爾維亞族約占2%。長期以來,馬其頓族與阿爾巴尼亞族間存在民族矛盾,并于2001年發生了嚴重沖突。后隨著聯合國的介入以及奧赫里德和平框架協議的簽署及實施,馬其頓國內安全局勢趨于穩定。
馬其頓民眾大多信奉東正教,占總人口的67%;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口占30%;其他宗教人口占3%。馬其頓的官方用語是馬其頓語,但在很多地方阿爾巴尼亞語也是主要的交流語言。馬其頓國內人民享有較好的福利,大多數人民具有醫療保險,且受教育水平較高。馬其頓75%的工人隸屬于工會,但國內工會活動不甚活躍,沒有大規模的罷工行動發生。
二、 中馬外交及經貿關系
(一) 中馬外交關系
1993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同意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臨時國名接納馬其頓為聯合國成員,中國投了贊成票。10月12日,中國政府代表、常駐聯合國特命全權大使李肇星和馬其頓共和國政府代表、常駐聯合國特命全權大使登科?馬萊斯基在紐約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馬其頓共和國建交聯合公報》,兩國自即日起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1999年,因馬其頓與中國臺灣建立所謂的“外交關系”,中國政府與馬其頓中止外交關系。
2001年,馬其頓正式同臺灣斷絕“外交關系”,中馬關系逐漸恢復正常。2002、2007和2013年馬其頓三任總統先后訪華,并多次與中方發表聯合聲明。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同馬其頓總統互致賀電,共同慶祝中馬建交20周年。2013年,馬其頓總統伊萬諾夫來華出席在成都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在京期間,伊萬諾夫和全國政協副主席蘇榮共同出席了慶祝中馬建交20周年招待會。11月,李克強總理在布加勒斯特會見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的馬其頓總理格魯埃夫斯基。
(二)中馬經貿往來
目前,雙邊貿易以中國對馬出口為主,馬方逆差逐年增加。據中國海關統計,2013年中馬雙邊貿易額為1.7億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中方出口6347.6萬美元,同比下降28.5%;中方從馬方進口1.1億美元,同比下降22.7%。2014年1-6月,中馬貿易總額為7203萬美元,同比下降20.2%。其中中方出口額為3931萬美元,同比增長10.4%。據馬方統計,2012-2014年,中國連續三年成為其第七大貿易伙伴。
馬其頓對華主要出口商品有葡萄酒、煙草、車輛機械設備等,在華進口商品有紡織品、化工材料、數據處理設備以及數控機械等。
據馬其頓國家統計局統計,2015年1-6月,馬中貿易額2.67億美元,同比增長10.9%,占其貿易額比重5.1%。其中對華出口額8258萬美元,同比大幅增長2.7倍,占其出口額比重3.8%。自華進口額1.85億美元,同比下降12.2%,占其進口額比重6.0%。中國繼續為馬其頓第7大貿易伙伴。
2009-2013中馬貿易統計
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截至2013年末,中國對馬其頓直接投資存量為209萬美元。近年來,中方與馬其頓開展了各種重要合作項目,包括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承建的馬其頓科佳水電站項目以及中國水電建設集團承建馬境內歷史上最大的項目工程110公里高速公路項目等。目前暫無馬其頓對中國直接投資數據。
三、 馬其頓投資環境
近年來,隨著各項改革措施的推進,馬其頓經濟有所恢復和發展。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3年馬其頓國內生產總值約為102.2億美元,同比增長3.1%,人均GDP約為4956美元。與鄰近國家相比,低于阿爾巴尼亞,高于摩爾多瓦。
來源:世界銀行
馬其頓的產業結構以服務業為主。2013年,服務業所占比重約為54.7%,工業約占22.5%,農業約占9%。
2009-2013年馬其頓產業結構圖
來源:馬其頓國家銀行和國家統計局
2011-2014年馬其頓國內重要經濟數據
來源:世界銀行
據世界銀行2015年1月份預測,2015-2017年馬經濟增速預計分別為3.5%、3.8%和4.0%,這一水平的增速將引領東南歐各國。
2013-2017馬其頓GDP增速(預計)
來源:世界銀行
(一)馬其頓投資優勢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13-2014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馬其頓在全球最具競爭力的148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73位。在《福布斯》雜志2013年評選出的商業排行榜中,馬其頓在141個國家中綜合排名位列第36位,是歐洲表現最好的國家之一。
鑒于馬其頓在金融和貨幣政策上的良好表現以及較低的公共債務水平,標準普爾公司對馬其頓2014年主權信用評級繼續給予BB級,惠譽給予其長期信用評級為BB+,綜合信用評估為穩定。
馬其頓宏觀經濟運行穩定良好,工業生產持續擴張,對外貿易大幅增長,這都是對投資馬其頓而言的利好因素。除此之外,馬其頓本身還具有其他投資優勢。首先,馬其頓區位優勢明顯。坐擁東西向的歐洲8號走廊和南北向的歐洲10號走廊,公路網密集,首都有兩個國際機場,與優良港灣距離近,交通便捷,物流成本偏低。同時,馬其頓與包括歐盟等在內的41個國家和地區簽有自由貿易協定,與上述國家基本實現零關稅貿易,涵蓋6.5億消費者,可利用其自身區位優勢進行投資并輻射至整個歐洲市場。
其次,政治經濟形勢較為穩定。政府重視發展經濟,經商環境良好。雖受到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的沖擊經濟出現波動,但總體表現呈穩定狀態。在過去十年中,馬其頓國內通脹水平控制良好,年均通脹率始終控制在2.5%左右,其國內貨幣代納爾與歐元掛鉤,匯率保持穩定。
第三,優惠政策吸引大量外資。馬其頓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均為10%,屬歐洲最低;增值稅為18%,部分產品為5%;外商投資所得利潤若用于再投資則無需繳稅。一系列減稅、簡化手續、加強招商力度、推動經濟園區投資優惠等稅收優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外資。2014年馬其頓吸引外資總額3.49億美元,同比增長4.3%,主要來自瑞士、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英國、匈牙利等歐洲國家。外資主要集中在汽車零配件生產和紡織等領域。
第四,勞動力資源豐富。馬其頓勞動力價格相對較低,但勞動力受教育程度較高。2013年其人均稅前收入在669美元左右,在周邊國家中排名靠后。
第五,物價水平小幅緊縮,投資成本較低。在國際石油價格下滑等因素作用下,2014年馬其頓CPI同比下降0.3%。2014年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同比下降1.2%。2015年1-2月馬其頓通脹率同比下降0.2%,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同比下降0.4%。
(二) 馬其頓投資重點領域
馬其頓經濟多元化程度高,部分產業具有投資和出口潛力。有潛力吸引中國資本直接投資的行業包括:紡織及皮革制品、鞋業、水果和蔬菜種植、食品加工和包裝、葡萄酒、煙草和香煙、旅游、鋼鐵和金屬加工、化學和醫藥、汽車和巴士裝配、電機及電氣設備、建筑、基礎設施、銀行、電信和其他服務行業等。
紡織和皮革業產值占GDP的20%,是馬其頓國內解決就業的主要行業,占就業的24.10%。主要產品包括棉線和布料、羊毛紗線及其制品、針織品等,出口市場包括歐洲和北美市場。
黑色和有色金屬冶金行業總值占GDP的10%,產品以出口為主。主要企業有德爾楊(DOJRAN)鋼鐵公司,年營業額為5100萬歐元。
農業和農業綜合產業方面,馬其頓擁有較充足的農業用地。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和燕麥、玉米、水稻、棉花、煙草、向日葵、蔬菜、葡萄等,其中水果和蔬菜的出口量較大。農業綜合產業(包括農業加工)是馬其頓的經濟支柱之一,占GDP的17%,農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19%(約13萬)。主要出口農產品包括:煙草原料和制成品、葡萄酒、羊肉和園藝產品。馬其頓的主要農產品貿易伙伴是歐盟、塞爾維亞與黑山。主要進口產品包括冷凍和加工肉類、植物油和動物油脂、食糖和小麥等。
建筑業是馬其頓較發達的行業,生產瓷磚、潔具、石棉、水泥及水泥制品等建筑材料。因為其特別擅長土木工程和水利建設,馬其頓這一技術導向型的行業在全球業內得到認可。目前馬其頓為中東部歐洲、中東和俄羅斯項目建設提供主要的勞務供應。
(三) 馬其頓投資政治風險
誠然,馬其頓作為投資對象國具有許多優勢,但中國投資者在對馬投資之前也要了解存在的政治風險:
第一,歷史遺留問題將可能成為引發政治風險的導火索。
傳統上馬其頓地區包括今天的希臘北部、保加利亞西南部地區以及獨立后的馬其頓共和國。樊春菊在《馬其頓問題的歷史與現狀》一文中指出,20世紀初,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以及羅馬尼亞為了爭奪巴爾干地區,先后爆發了兩次巴爾干戰爭,戰爭的結果是馬其頓地區被一分為三,保、塞、希各得一部分。1991年南斯拉夫聯盟解體,其境內的馬其頓地區成為獨立國家,才有了今天的馬其頓共和國。但是馬其頓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它深刻的影響著今日馬其頓國家的穩定和團結,是馬處理同周邊鄰國關系的重大掣肘。馬其頓獨立之初,希臘和保加利亞都不予承認。希臘認為,所謂的馬其頓只是個地理概念,而不是國家概念,也不存在馬其頓民族,居住在希臘境內的馬其頓民族是希臘民族的一部分。保加利亞也同樣認為,馬其頓并不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概念,認定居住在保加利亞境內的馬其頓人是保加利亞民族的一部分。更麻煩的是,希臘和保加利亞都擔心強大后的馬其頓共和國會對其境內的馬其頓人產生吸引力,最終影響到自身國家的團結穩定。為此希臘曾與馬其頓爆發了“國名之爭”,對馬持續了一年的經濟制裁。
第二、國內民族矛盾仍未根本解決。同其他巴爾干國家一樣,馬其頓是一個蘊藏著種族沖突的“火藥桶”。獨立后的馬其頓,其境內居住有大量的阿爾巴尼亞族人,約占其主體民族的1/4,但在馬憲法中長期被定義為“少數民族”。在阿爾巴尼亞人看來,其合法權益未能得到尊重和保護,長期遭受馬其頓民族歧視。阿族和馬族之爭,成為影響馬其頓國家穩定的重大因素。除此以外,一向號稱是阿族“母族”的阿爾巴尼亞,也常常對馬其頓政府的民族政策和人權問題大加批評,干涉馬內政。1999年科索沃危機爆發后,阿爾巴尼亞族人大受鼓舞,一度要求建立由阿族人和馬族人共同組成的聯邦制國家,隨后兩族爆發大規模武裝沖突。2001年爆發的阿族人和馬族人沖突,給馬國家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造成重大創傷,也使隨后的執政者意識到了維護民族團結的重要性,使得目前民族矛盾暫時穩定下來。
第三,歐盟、北約對馬其頓政策有較大影響力。馬其頓政府一直致力于加入歐盟,而希臘在這一問題上堅持投反對票。加入北約同樣是馬對外政策的主要目標之一,馬其頓境內自1999年至今一直駐扎有北約部隊。中國資方對馬投資需要考慮馬其頓政策受歐盟和北約的影響。
總體而言,盡管對馬投資存在內部外部的一系列風險,但是馬其頓投資環境呈積極趨勢,近年來政府加大力度吸引外資來振興本國經濟,并給予相關優惠政策。在歐洲經濟整體復蘇的階段下,正值中國開展“一帶一路”大力加強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大背景,考慮到馬其頓是中歐陸海快線上的重要節點,中國應當重視加強與馬其頓的政治經濟聯系。中國企業可以積極考慮到馬其頓投資設廠,充分利用其區位、勞動力及政策優惠,以其為跳板,進一步進軍歐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