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削減訪客會讓內地覺得香港忘恩負義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香港策略發展委員會在五月的會議上討論陸港關係,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問及是否應該削減兩成自由行旅客,引起軒然大波。8月18日,香港立法會議員、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8月18日在南華早報中文網上發表評論文章,稱削減訪客會讓內地覺得香港忘恩負義。文章摘編如下:

大量內地遊客來港,令地鐵日趨擁擠,大眾化的茶餐廳被瞄準內地遊客的奢侈品店鋪取代,對於受這些問題困擾的本地居民來說,削減自由行的消息可能令他們釋懷。有些人可能認為,這些“內地遊客只令地產商和高端零售商受惠,卻扭曲經濟,“除之而後快。

不過,零售、旅遊和酒店業界立即作出反應,向當局請願,反對任何削減訪客的措施,指出內地旅客對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非常重要。

據媒體報導,政府已經就內地旅客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完成檢討,並建議把深圳居民“一簽多行的訪港次數限至每年52次。然而,政府至今仍沒有宣布任何決定。根據《基本法》,只有中央政府有權控制訪港內地旅客的人數,但北京當局也未作表態,似乎仍在觀望香港的經濟走勢,做兩手準備。

行政長官和北京當局看來進退兩難。究竟他們應不應該削減自由行人數以安撫“反蝗群眾?如果在香港的經濟走下坡的時候削減訪客人數,很可能令內地訪客驟減,導致職位流失、消費萎縮,當局應否冒這樣的風險?

只要仔細看看個人遊計劃自2003年推出後的遊客訪港數字,便會發現內地旅客訪港人次已經見頂。2009年4月深圳合資格居民“一簽多行計劃推出,該年內地旅客人次立刻飆升。這次放寬政策後,接著三年,內地遊客訪港人次的按年增幅分別達到26.33%,23.87%和24.24%,但到了2013年,增幅已縮減至16.71%,而今年頭六個月和去年同期相比也只增加了16%。

文章指,內地訪客增長放緩,可能基於多個因素,包括:內地經濟放緩,中國政府厲行反貪腐,富裕的內地居民可選擇的旅遊地點越來越多。最重要的原因,是香港發生多宗歧視內地旅客的事件,在內地造成巨大反彈,引起內地人對香港的憎惡。

如果政府真的建議將深圳居民“一簽多行限至每年52次,政府必須清楚解釋推行這項前所未有的措施的理據及政策目標。

社會一小撮“反蝗人士的所作所為,並不切合香港作為文明、發達社會的形象。如果削減自由行的目標只是為了安撫這些人,而最終給經濟帶來負面影響,並導致中港人民關係破裂,政府就應該為此承擔責任。

如果削減人數是由於香港接待旅客的承載力有限,政府就應該專注克服這些限制,而非發出負面的信息趕走遊客。

香港在製造業遷移後仍未能調整其經濟結構,大量低技術勞工依賴與旅遊業相關的工作為生,有見及此,從經濟角度來說,政府並沒有充分理由提出大幅削減深圳旅客。

把訪港次數削減至每年52次,非同小可。保安局為期5個月的統計調查指出, 96%持“一簽多行簽注訪港的深圳居民每天來港僅一次,當中許多是在港出生兒童的父母,而不是水貨客。儘管公眾覺得有不少內地遊客於一天內多次訪港,數據卻顯示:調查期間,一天訪港兩次的旅客只有1,700名,一天三次的只有22名。

削減訪客的後果可能遠超一些港人所預期。這個舉措會令內地人覺得香港忘恩負義和歧視他們,這個想法一旦烙在他們心裡,可能觸發訪客人數一瀉而下。有些人可能永遠都不會想再來。

中央政府在2003年和2009年4月推出放寬內地旅客來港的政策,是為了回應香港在非典疫症和全球金融危機後刺激經濟的訴求。如果我們現在告訴內地人:“我們已經變得如此富有(且擁擠),不再需要你們,若你是內地人,你又會有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