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圈外 | 嘘声和掌声齐飞,这次戛纳有点颓

亚太日报

text

一年一度戛纳又至,百老汇电影中心总监再次踏上征途,为我们带来关于电影节的前线消息。延续往年传统,今天的内容将带领你我再次来到戛纳现场,领略电影节的第一场嘘声与第一场掌声。

戛纳七十岁,似乎不如想象中精彩。但电影之外,仍然保有迷影的感动。

例如,放映结束后,观众实时作出的这一点点互动,最直观地展示了影片取得的成绩与效果,也为电影院中的你我,制造了一些同党的幸福。

晃眼间,戛纳电影节已过了一半,首映的参赛作品亦已看了一半。今年尽管是70周年如此值得纪念的日子,但作品的质量只属一般,到目前为止,叫人看后拍烂手掌、争相通传的作品却是欠奉。

每逢在会场在街上碰到行家熟人,也问到大家哑口无言。逐部数,只会逐部数出不少缺点,要挑一部诚心推介的,恐怕并没有。难怪今年的气氛调子热闹就热闹,但并没有兴奋。

第一场嘘声

Netflix logo所引来的嘘声,在之前的《Netflix与电影院之争,炒出了戛纳第一场热浪》一文中已说过了。《玉子》质量如此之高,也算是无枉之灾,如今真正看过觉得不对劲的,却是这部《木星之月》。

去年匈牙利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凭着《白色上帝》一鸣惊人,这次《木星之月》也带著一位大师诞生的磁场,向欧洲难民题材注入点点奇幻元素。

《木星之月》

Jupiter’s Moon

导演: 凯内尔·穆德卢佐

编剧: 凯内尔·穆德卢佐 / 卡塔·韦伯

主演: 梅拉布·尼尼泽 / 乔治·切豪尔米 / 莫妮卡·巴尔赛

影片叙述了男主角在逃亡时中枪后竟然飞天,被当地医生洞悉发现这秘密后,联手赚钱

图利,唯冷血探长已旋踵赶至,追捕行动随即展开....

男主角手脚比划一下,徐徐升天,视觉从三百六十度旋转展开,这一个镜头出现,心想不得了,金棕榈已经诞生——

导演竟然能把难民这艰涩题材软化,以超现实的手法去看待一个超写实的题材。

这似乎是明智之举,但影片中段之后,会飞天的男主角就不断重施故技,镜头开始重复,剧情便从社会性转移到娱乐性,逃亡、追车、爆破、恐袭,剧情越来越像公式化的荷里活大片。

场面变成噱头,难民题材被消费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张导演打入好莱坞的漂亮履历。

结果是,灯还没亮便掀起阵阵嘘声,而《木星之月》也成为《银幕》杂志上评分最低的一部。

第一场掌声

戛纳之所以是戛纳,缘于它尊重电影的氛围。影片放映完之后,基本上只要不是烂片,总会有几下鼓掌声。

托德·海因斯的《寂静中的惊奇》如此无聊不著边际,竟然也赢得不少掌声,显然印证了电影是各花入各眼。但打从我的心底,从前作《卡罗尔》到这部,嘘声早已暗自响起。

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则是俄罗斯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的《无爱可诉》和希腊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的《圣鹿之死》。

《无爱可诉》

Loveless

导演: 安德烈·萨金塞夫

编剧: 奥莱格·列根 / 安德烈·萨金塞夫

主演: 阿列克谢·罗兹 / 玛丽安娜·斯皮瓦克 / 玛特威·诺维科夫

萨金塞夫的《无爱可诉》虽然没有前作《利维坦》的野心,但影片叙述一对父母离异对小孩的影响时,依然精练扎实。

开场后的一组镜头和几个场景运用得非常精彩,其中一个镜头尤其震撼动人。

据说《无爱可诉》是萨金塞夫要向英格玛·伯格曼的《婚姻生活》致敬,父母分别各自另筑爱巢,各有各另觅出路,唯独小孩无路可退,左右为难默默承受。

剧终的悲剧收场可圈可点,小孩生死未卜并不重要,重点还是要父母好好反省。

《圣鹿之死》

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

导演: 欧格斯·兰斯莫斯

编剧: 欧格斯·兰斯莫斯 / 艾锡米斯·费利珀

主演: 科林·法瑞尔 / 妮可·基德曼 / 艾丽西亚·希尔维斯通

欧格斯·兰斯莫斯的《龙虾》,早已为导演打好从艺术电影跨界到主流观众的基础。这次新作《圣鹿之死》,题旨与前作表面上大相迳庭,但骨子里却能找到些脉络:

中产危机、人际关系的崩坏、不能解释的“传染病”、悬疑的手段、明星效应等等。

当中依然有似是而非、超乎现实得难以置信的情节,但影片在气氛的营造、声效细致饱满的处理,令得感染力大大增强。

其情节不断推进,疑团不断地累积,到最后爆发得不可收拾,手法和题旨,都令人想起迈克尔·哈内克。美中不足的是结局尚欠完满,否则亮灯后的掌声应更加不绝于耳。

(来源:文慧园路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