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问题上,短视的是莫迪,买单的是印度

观察者网

text

【文/ 比姆·布特尔,翻译/ 观察者网 凯莉】

“那些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印度总理莫迪新的对华政策与这句西班牙哲学家乔治•桑塔亚那的名言产生了共鸣。莫迪似乎不愿记起印度在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犯下的错误。因为他过度依赖亲俄战略助手——克里希纳•梅农的建议,时任总理尼赫鲁在对华战略上犯下错误。莫迪注定要重蹈覆辙,他依赖于他的外交部长苏布拉曼亚姆•杰山卡尔(Subrahmanyam Jaishankar),杰山卡尔坚信与美国结盟最符合印度的战略利益。

6月17日《亚洲时报》刊文《印度为莫迪短视的中国战略付出代价》

在2019年大选中,莫迪违背了印度外交政策和战略的许多传统和规范。为了确保连任总理之位,他利用外交事务作为吸引选民的手段。他将领土民族主义作为选举议程,通过操纵普尔瓦玛恐怖袭击,随后又对巴基斯坦巴拉科特(译注:位于巴国西北边境)进行外科手术式打击。莫迪在竞选期间誓言要夺回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

尽管莫迪在国内事务方面各种受挫,但他的外交政策成功地扩大了个人声望。通过接触超级大国领导人:美国总统特朗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领导人普京等,他成功地取悦了选民,也掩盖了自己的内政失误。

经济学理论认为,无论市场上提供什么商品和服务,都必须由消费者支买单,这意味着没有什么可以不花钱就得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最能代表这一理论,它也同样适用于国际关系和战略。

与超级大国领导人的每一次拥抱、每一个握手都是有“价牌”的。这些价格有时是用货币表示。莫迪为了与普京握手、拥抱,花了430亿美元购买S-4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则是以300亿美元获取“阵风”战机。拥抱普京和马克龙的代价是货币成本,而非战略成本。然而对于特朗普和习近平,莫迪需要付出高昂的战略代价。

比如2019年9月22日,莫迪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举行了“你好,莫迪!”的盛大活动,约5万名来自美国各地的印裔美国人前往参加。特朗普亲自站台是此次活动“吸睛”之处,而且他和莫迪呆上了一个小时。

同样,今年2月22日,特朗普在位于印度吉拉特邦的世界最大板球场参加了齐聚12.5万人的活动。莫迪展示了他和特朗普之间的浓情厚意,而特朗普在演讲中将莫迪描述为“一位杰出的领导人……一个我能自豪地称其为我真正朋友的人。”

但能让特朗普亲自参加这些活动,莫迪得到他的公开赞许,都不是免费的。莫迪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在战略上扮演美国值得信赖的盟友和朋友的角色。

特朗普是值得信赖的盟友吗?

美国最近发布的文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称,美国仍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并斩钉截铁地表示不寻求中国政权更迭。然而,莫迪派出了两名议员参加了台湾地区领导人的网络就职典礼。

无论是美国总统本人还是印度的任何盟友,包括四国集团(译注:英文Quad,美日印澳四边机制),都没有就中印在拉达克的军事对峙发表支持印度的声明。在6月4日莫迪和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被大肆炒作的视频峰会之后发表的联合声明连提都没提拉达克。

如果印中爆发全面战争,印度会发现没有人支持它。美国早在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就已陷入危机,公共债务约为GDP的125%。一份华尔街的报告显示,这一比例可能会达到GDP的200%。

世界著名亚洲问题专家斯蒂芬•罗奇警告称,不断变化的全球力量平衡加上美国飙升的预算赤字可能很快引发美元崩盘。

美国本身也希望与中国达成一项更好的贸易协议。在11月的总统大选之后,这项协议很可能会达成。莫迪认为印度能从中国因疫情和全球力量重组而遭受的损失中获益,这种想法似乎很荒谬。

莫迪错误地认为,疫情过后,印度将能够迅速而无情地建立起经济实力。他还认为,大流行后的世界将见证全球供应链的重组。

莫迪希望美国、澳大利亚和众多欧洲国家与中国经济脱钩,然后寻求将印度作为伙伴和盟友,他们的工厂也随之迁往新的目的地——印度。

然而,印度近期步入新冠肺炎危机。据印度公共卫生专家估计,截止2020年底总共会有6.7亿人受到感染,50万人死亡。

此外,经济预计也将下滑。印度出口产品的消费者是发达经济体的中低收入家庭。新冠疫情对这部分人群的影响最为严重,而且明年的有效需求将进一步下降。

在大流行之前,印度对欧盟、对美国都是贸易顺差。莫迪的目标是,在美国企业迁往印度后,欧盟、美国将成为印度主要贸易伙伴。

但不能保证美国公司会迁往印度,因为自2018年3月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只有不到5%的公司迁往印度。即使他们搬迁,也不能保证印度的经济增长,因为在未来几年内国际市场对印度商品的有效需求不太可能增加。

迈克尔•奥利里(Michael O 'Leary)和卡洛斯•罗德里格斯(Carlos Rodriguez)等经济学家认为,发达经济体不太可能出现V型复苏。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缓慢复苏表明,发达经济体在此次大流行后出现L型复苏的可能性很大。

中国的疑问

5月12日,莫迪在宣布2600多亿美元的经济救助计划同时,提出了“自给自足的印度”这一概念,希望能刺激大流行后的复苏。

北京方面意识到莫迪的意图是针对来自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收紧政策。而印度对于希望迁离中国的美国公司展开双臂,是针对中方投资的一个"精选"目标。

中印两国边界实际控制线有长达3400公里(译注:应为2000公里,此处疑为作者笔误)的边界线,所以中国对印度的举动极为关切。中国的战略家认为印度是美国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遏制中国的代理人。中国希望让印度与美国脱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没有提及任何具体协议,只是重复了他上个月的表态:“中方敦促印方与中方相向而行,恪守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遵守双方已签署的协议协定,不要采取任何导致边境局势复杂化的单方面举动。”他指的是莫迪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在武汉、普拉姆举行的两次非正式会晤上达成的协议和共识。

北京方面还认为,尽管莫迪与中国达成了合作打造“亚洲世纪”的协议,但他还是把目光投向了美国。莫迪不愿正视第一次峰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提到的“尊重彼此敏感度、关切和愿望的重要性”。

莫迪和习近平同意就中印边界问题寻求一个公平、合理且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然而,印度先是废除宪法第370条(译注:意味着取消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自治特权),后是发布了一份新的地图,其中包括巴基斯坦管辖的克什米尔。

莫迪的亲信兼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在议会下院发表讲话时激动地表示,他将收回中国管理的拉达克的阿克赛钦。然后,印度外交部长Jaishankar博士(译注:原印度驻华大使)飞往北京,向中国保证印度没有扩张领土的意图。

2000多名中国青年留学印度,2万多名印度青年在中国留学

中国最初将这一事件理解为印度的内政问题。然而,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印度对台湾问题的政策变化,收紧中国对印度的投资限制,支持世界卫生组织重组,支持对中国进行新冠肺炎调查,四国集团,签署与澳大利亚防务合作协议——加大了北京方面的怀疑。

中国战略家们认为,莫迪改变了之前同意 “建立一个开放、多极、多元和多边参与全球经济秩序”的想法。他们也认为,莫迪已经放弃了与北京方面的伙伴关系,并应美国的要求,阻止中国在印度后院以及环印太地区增加“足迹”。

中国希望向莫迪发出一个明确的信息,要求他遵守两国高层在非正式会晤期间达成的共识和协议,否则就要为比1962年在拉达克发生的军事对峙(译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更糟糕的后果做准备。

如果莫迪不能朝着实现双边峰会达成的共识和协议调整路线,中国会比1962年时更严厉地惩罚印度。那么,莫迪的命运很可能会像19世纪俄罗斯历史学家瓦西里•克柳切夫斯基曾描述的那样:“历史不会教给我们任何东西,只会惩罚没有吸取历史教训的人。”

(观察者网凯莉译自《亚洲时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