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闭幕亦是启程|政协笔记

新京报网

text

5月27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闭幕了。

汪洋主席在闭幕讲话中对这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在会期压缩、节奏加快、任务更重的情况下,全体委员认真审议文件、深入协商交流,围绕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决战决胜目标任务,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充分体现了专门协商机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一次民主、求实、奋进的大会。

对汪洋主席的讲话,我们感同身受。这次会议,会期压缩了整整4天,但是时间压缩,协商议政“不缩水”,真正把“精简版”会议开成了“精华版”。

拿提案来说,作为委员履职的重要形式,本次会议的提案工作呈现一些新的变化:委员参与度更高了,1944位委员提交了提案,占委员总数的90.38%;界别提案增加了,比去年增加了1.6倍;提案总体质量更高了,选题更聚焦,调研更深入,意见建议的科学性、可行性显著增强;提案内容更集中了,围绕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双胜利,确保完成决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等重大问题的提案,占了绝大多数;网络参政更普遍了,网上提交的提案占比高达92.68%,其中通过委员移动履职平台提交的达到 2140件。

再以会议的媒体报道为例。与以往数千名媒体记者的大规模报道不同,这次现场记者少,会场、驻地显得“静悄悄”。但各大媒体来自代表委员的报道其实并不少。云访谈、视频对话、连线直播……通过网络,会场内外依旧无缝衔接,代表委员的媒体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我自己则继续坚持撰写两会手记、政协笔记等专栏文章,参与了不少媒体的线上访谈,与公众分享政协参政议政的点点滴滴。

会议期间,委员们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共商国是,建言献策、畅所欲言。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界别的重要讲话,为我们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提供了一把金钥匙,为我们看清当前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局势,提供了一架显微镜,统揽全局,内涵丰富。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如何紧扣目标任务提高履职能力、增强工作实效?这也是“两会”后的一年间,全体委员最重要的目标任务。

这需要我们像汪洋主席在讲话中倡导的那样,反对“走过场、讲形式的做派”,拒绝“蜻蜓点水式的调研”,力戒“讲大话、唱高调式的建言”;这需要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进一步把握政协工作规律和协商的方法要义;这需要我们学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履职手段,增强资政建言的前瞻性、精准性,提升凝聚共识的针对性、有效性。

会议的结束是行动的开始。通过自己的努力,更好地为国家治理“添助力、增合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是委员们的光荣使命。

□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