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百佬汇记者获悉,多家信托公司近日收到来自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要求严格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保证完成此前设定的压降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部分信托公司存在融资类业务压降不达标的情况,在此次窗口指导中被要求“全面暂停融资类业务”。
督促完成20%压降任务
今年3月份,各地银保监局向辖区信托公司传达2020年信托监管要求,其中关键一点是——持续压缩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信托融资业务,制定融资类信托压缩计划。
按照监管部门的年初规划,2020年全行业压降1万亿元具有影子银行特征的融资类信托业务。
时至年中,多家信托公司收到来自银保监会的窗口指导,明确各家公司压缩主动管理类融资信托的具体规模。
一位消息人士曾向信托百佬汇记者透露,“按照各家信托公司主动管理类融资信托所占据行业总量比例,下达具体指令。以各公司2019年底的主动管理类融资信托规模为基础,各自压降比例在20%左右,每一家均收到具体压降数值。”
信托百佬汇记者了解到,年底降至,为了保证全年压降万亿融资类信托的目标达成,多家公司收到了来自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
多家信托公司相关人士坦承,其所在公司收到的窗口指导内容为,“必须完成年度压降任务”。
“两周之前曾经收到监管要求,测算融资类信托压降目标能否达成,由于我司压降力度较大,数据目标可以完成。”某信托公司内部人士称。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部分信托公司存在融资类业务压降不力的情况,在此次窗口指导中被要求“全面暂停融资类业务”。
一些业内人士对上述监管要求并不意外,他们向记者强调,全面暂停融资类信托业务是针对那些业务数据仍处高位、没有达到监管要求的信托公司。
另据信托百佬汇记者了解,下半年以来,多地银保监局持续监控辖区信托公司压降融资类信托的情况,个别业务超速公司在数月之前已被监管勒令全面暂停融资类业务。
“我司的融资类业务已经暂停四个月了,目前全部转向投资类业务,预计明年重新放开。”某中型信托公司内部人士透露。
逐步压降是持续性工作
2018年以来,信托业“去通道”取得成效显著,通道业务规模也自2017年末的高峰迅速下降。然而,2019年融资类信托业务体量迅猛增长,引起监管部门关注。
在2019年底召开的中国信托业年会上,监管人士明确指出,信托公司现行的融资类业务模式混淆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界限;异化了信托计划,产生了“刚性兑付”;扰乱了市场氛围,形成了“声誉风险悖论”,使投资者教育走向了相反,最终扰乱了金融市场乃至社会稳定。
今年年中,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信托公司转型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压降违规融资类信托业务也将是一项持续的工作。因此,监管政策不会一刀切停止信托公司开展融资类信托业务,而是逐步压缩违规融资类业务规模,促使其优化业务结构,直至信托公司能够依靠本源业务支撑其经营发展。未来融资类信托业务将更多由管理规范、风险控制能力强、资本实力强的信托公司开展,保证受托履职到位,业务风险可控,真正实现“卖者尽责、买者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