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住近菜场,我是居家主义者,要过物质生活” | 一周新书推荐

界面新闻

text

《读书与跌宕自喜》

马雁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1

诗人马雁,生于1979年,逝于2010年。这本书是马雁的读书笔记与日记。她读陶渊明,读《聊斋》,读爱伦·坡 ,将读书心得与生活见闻融为一体。难得的是她写出了她自己——有时是上课走神的学生,有时是城市中的诗歌少女,有时又是在建筑中穿行的波西米亚人。

生活是她笔下常常出现的词语,她写自己迷恋青春热闹的生活,喜欢将所有迷恋的人都拉一起胡作非为,也在真正进入生活之后认识到生活的困难和烦恼,以及人们不得不在重复的节奏中沉默下去。就像标题所示的那样,书中的喜欢是诗人的自喜,而这些充满自喜的细节富有生活气息,像是上班下班的路上她会经过包子店、五金店,所有的店中她最喜欢“姑娘们的店”,她料定其间工作的姑娘们也有自己的烦恼,正如同她自己一样,每天从店门口经过,就仿佛和她们一起活着。看见一户人家的窗子用纸完全糊上,她也会浮想联翩,“住在糊死了的房间,一定要有很多快乐,才能坚持下去,因为这个小世界里有着远远大于外部世界的魅力。”她还关心菜场和烟火气,尤其留恋那些濒临拆迁的老菜市,“我想住近菜场,我是居家主义者,我要过物质生活。”

马雁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在校期间策划了首届北大未名诗歌节,生前未有文集出版,去世后出版有《马雁散文集》。基于《马雁散文集》的篇目安排,本书恢复了马雁生前所定的书名“读书与跌宕自喜”,可视为《马雁散文集》的再版。“跌宕自喜”来自马雁所读的葛兆光的《唐诗选注》中对李白诗歌的评价,“跌宕自喜,不闲整栗”,以此贴合李白想象力的自由奔放。

《我将如何呼唤你》

[意]西尔维娅·费雷里 著 陈英 许文畅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1-3

伊娃出生于意大利罗马,父亲是建筑师,母亲是大学戏剧教师,在外界看来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三口之家。18岁之前,伊娃是妈妈的“小兔子”,是爸爸的“咪咪”“小扫把”“小青蛙”,是外公的“小女孩”;18岁以后,伊娃想变成亚历山德罗,我们又该如何呼唤她/他?

本书不仅描绘了一个为世俗成见所折损的性别认知障碍者,还展现了女性以及性少数群体遭遇的种种不公,也记录了亲人在其间经历的痛苦折磨。所谓的性别认知障碍,意思是身体与心理不匹配,作为男性,却活在女性的身体里,或者说作为女性,活在男性的身体里,这就意味着个人断定的性别和生物学以及户口本上的登记正好相反。就像伊娃对父亲所说的,“我比那些你眼中的男人更像男人。”与同样关注跨性别者的《丹麦女孩》不同,本书采用的是母亲的视角而非跨性别本人的角度,通过母亲的讲述,我们看到了母亲的心理历程:母女之间多年的对抗让母亲精疲力尽,她开始思考自己的教育方针是否正确,也逐渐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为了女儿好”的想法,忽视了女儿真正的需求,最终接受了女儿要求的变形手术。

《凶年》

[美]大卫·西蒙 著 徐展雄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4

巴尔的摩是全美犯罪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平均每三天就有两个人死于非命。这让该城警局重案组成为了政治、新闻、腐败和善恶的漩涡中心。1988年,大卫·西蒙以实习警察的身份和凶案组共处一年(他也成为了史上第一位被允许无限制跟踪报道巴尔的摩警局重案组的新闻记者),并根据真实经历写就《凶年》一书。

书中披露了美国的社会犯罪现象以及警察的执法行为;展现了凶案频发的城市景象。西蒙捕捉到了巴尔的摩街道的魅力,无论对犯罪者还是警察而言,街道都是令人上瘾的“毒品”;也刻画出了凶案组的工作机制:对凶案组刑警而言,他们所要面对的不仅是躺在地上的尸体,还有整个官僚等级的重压,需要层层向上负责——而这正是官僚系统的自保功能。由办案场面到权力机构,作者的笔触从巴尔的摩东部和西部的破败排屋写至安纳波利斯的州立立法会,展现出街道上的生存游戏与市政厅的政治博弈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凶年》曾荣获1992年度爱伦·坡最佳真实罪案奖,之后也被改编成美剧《火线》《凶案组:街头生活》等。

《动物与人二讲》

[法]吉尔伯特·西蒙东 著 宋德超 译

拜德雅|广西人民出版社 2021-3

吉尔伯特·西蒙东(1924—1989)是受到吉尔·德勒兹、菲利克斯·加塔利等人推崇的法国哲学家,这本书也是西蒙东首部正式出版的中译本。本书脱胎于西蒙东两次课程的讲稿,在书中,西蒙东就生命、动物与人的生命之间的统一性,还有生命与智性、习惯、本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问题,为我们呈现了古往今来思想家的观念变迁。

就“人与动物有何区别”这个问题,哲学家们有不同的答案:苏格拉底会说,人类理性与动物本能之间存在本质差别;柏拉图认为,人是一切动物的原型,动物是低等级的人;笛卡尔的发言则是,动物既无智性亦无本能,它是一台机器、一种自动之物。对此,西蒙东的观点是,动物与人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别,一切都是存在,我们每一次都必须以特定的方式思考存在的意义。在其哲学名著《个体及其物理—生物起源》中,西蒙东问道:“心理与生命是如何彼此相互区分的呢?”为求其解,他感到有必要首先回顾动物与人的生命观念。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动物与人的关系问题不仅牵涉认识论的维度,还广泛地包括了伦理,甚至宗教,以及最终的形而上学的维度。

《大唐帝国:中国的中世》

[日]宫崎市定 著 廖明飞 胡珍子 译

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2

在这本书中,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宫崎市定用通俗的笔法再现了中国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到隋唐帝国的历史进程,也刻画了游牧民族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活动。尤为重要的是,宫崎市定指出,中世的混沌也孕育着新秩序的萌芽,逐渐为宋代的繁荣创造了条件。经济方面,中国赚取外汇的垄断产品包括丝绸、茶叶和瓷器,通过出口新的特色产品,中国吸收世界各地大量的财富,转向经济景气时代。文化方面,韩愈、柳宗元等主张古文复兴,诗人王维开启了南宗画。 如作者所言,“中世时代,无问东西,绝不是适合居住的世界。诚然,那里有诗也有梦。但那诗与梦并不甜美,而是充满悲怆凄凉的意味。”

本书是宫崎市定“景气变动史观”的代表之作,书中反复论述了景气史观的本质和世界史的体系。宫崎市定对中国史的很多领域,包括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权力关系、政府组织等方面均有独到研究。他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中国史》《科举》《亚洲史概说》等。他的生前著作全部结集为《宫崎市定全集》(共25 卷)。界面文化此前也曾推荐过宫崎市定的《科举》,以及同样聚焦中世主题的谷川道雄《隋唐世界帝国的形成》——谷川道雄正是宫崎市定之后日本研究魏晋隋唐史的第三代领军人物。

《罗马:永恒之城》

[澳]罗伯特·休斯 著 朱天宁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3

这是一部将罗马历史与罗马艺术史结合的作品,作者罗伯特·休斯是当代艺术与文化评论者。通过艺术品以及历史细节,本书记述了从奥古斯都大帝到费德里克·费里尼时代的罗马艺术与建筑:从罗马城的建立、奥古斯都罗马的鼎盛、罗马的衰落,历经基督教的罗马、中世纪的罗马、文艺复兴的罗马直至现代罗马、未来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罗马。与艺术史常见的学术写法不同,休斯的笔触透露出他对罗马城的热爱与激情。

罗马一直是出版界关切的主题,今年初我们也看到了俄罗斯作家维克托·松金以罗马建筑为主题的《罗马传》,与这本相比,《罗马传》更像是在罗马城的空间巡游,由古罗马广场、神庙、祭坛和宫殿讲到斗兽场和浴场,其中讲述罗马浴室与罗马人洗浴风俗的部分尤为有趣。

《茶之基本》

周重林 著

浦睿文化|岳麓书社 2021-2

唐代好茶的标准有哪些?不要随便“约吃茶”?“精行俭德”是君子之茶?喝茶的好处是什么?茶祖是谁?茶不如奶吗?《茶经》流传千年,也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 这是一本帮助普通读者读懂《茶经》的书,作者周重林是茶文化学者,代表作包括《茶业战争》《普洱熟茶教科书》等。在周重林看来,所谓的“茶经”就是让茶有秩序,让人们明白喝茶应当如何安排妥当,因此喝茶除了讲茶的样子、茶的出产地,如何做茶,如何饮茶,也要讲茶的环境和规矩。作者本人的饮茶就曾非常讲规矩,出门时要带上十年以上的解块老茶、日式的茶叶铜罐、宜兴的西施紫砂壶、四个柴烧杯还有饭盘大的电磁炉,连饮茶的衣服和桌巾都要讲究……作者要强调的是,喝茶即使是日常行为也须讲究仪式,《茶经》中所谓“目击而存”讲的是以眼睛相看,便了解彼此心志。

《被误解的盐:你可能需要吃咸点》

[美]詹姆斯·迪尼科兰托尼奥 著 王喻玲 译

方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3

在各类养生书籍和节目里,人们经常被建议低盐饮食,主流媒体里也经常可以看到关于盐的危险新闻。但是,盐真的这么可怕吗?到底吃多少盐是合适的?谁需要更少的盐,谁需要更多的盐?心血管专家、健康与营养学专家詹姆斯·迪尼科兰托尼奥博士,通过大量医学文献和案例揭示了盐和高血压之间的真实关系,阐明了盐被“妖魔化”的前因后果及其背后的利益纠葛。

书中澄清了许多关于盐的迷思,比如: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表明盐是高血压的诱因;大多数人不需要担心盐摄入量过多,因为正常人的身体可以自动调节水盐平衡;多吃盐对多数人来说利远大于弊;盐摄入量不足非常危险,而足量的盐摄入可以全面改善身体状况,甚至可以预防心脏病等常见慢性病。事实上,人们真正要警惕的罪魁祸首,是另一种白色晶体——糖,据作者分析,有很多被认为是摄入盐导致的健康问题其实是由于过量摄入糖引起的,而多吃盐能够帮助人们打破糖上瘾的恶性循环。在书的最后,作者还提供了在日常饮食中摄入盐的最佳方法,用“五步程序”帮助读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盐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