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马晓甜
自去年以来,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购公司)热潮涌起,吸引了众多投资人参与。
据统计,SPAC在2020年的248次美国IPO中募集资金总额超过800亿美元,该数字为此前SPAC上市募集资金的最高纪录。相比之下,2019年59宗SPAC IPO的募资规模仅为136亿美元。近日有消息称,港交所也正在研究SPAC上市机制,最快在年内引进SPAC模式。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SPAC上一次出现爆炸式增长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时,占总上市数量的32%,此次大幅增长的2020年也正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大环境下,因此推断SPAC兴盛与市场波动幅度成正相关。
热度开始消退
老虎证券相关人士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SPAC之所以繁荣,和市场上大量待上市的企业相关。这些公司一般处于成长期或者更早期,很需要融资并且需要一定资源,然而暂时还没足够吸引投资者参与他们IPO的业绩。而SPAC作为一种“先斩后奏”,不但给他们提供了直接的股权融资方式,并且也比找大投行承销的成本更低、周期更快,因此获得较多青睐。同时,随着市场上资金的增多,越来越多风险偏好高的资金涌入二级市场,SPAC这种风险偏好较高的模式也流行开来。
“SPAC其实带有'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双重属性,不但是给公众参与股权投资的机会,也是考验Sponsor Team寻找合适公司、并与之进行谈判的能力。”该人士称。
不过,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最新发布的报告却显示,SPAC这一在去年大放异彩的市场,在今年3月已有降温迹象。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363支SPAC在美国上市,合共募资1220亿美元,两者均超越了去年全年规模,但市场热度2月末起开始消退,3月末最后一周更只有6支SPAC挂牌。此外,新并购消息公布数目从2月的42宗,下降至3月时的28宗。
另一方面,SPAC股价表现也大幅回落,追踪美国SPAC股价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PAK及追踪相关ETF的指数IPOX SPAC自2月中开始走软,两者从峰值到谷底的降幅逾20%,到4月方才站稳及回升。
不少还未发布并购消息的SPAC股价也显得疲软,许多公司失守10美元关口(SPAC在并购前,股东可以此价格赎回)。在3月,36%新上市的SPAC在挂牌后5个交易日内跌破10美元,远高于1及2月的0%及3%。
SEC再次警告
近段时间来,美国监管曾也针对SPAC风险频频“发声”。
上月底,路透社曾援引消息报道称,美国证监会(SEC)向华尔街各投行致函,要求其提供关于SPAC或相关交易的信息,及保荐人如何管理SPAC相关的风险。
报道指出,SEC要求投行自愿提供有关SPAC费用、交易量以及银行内部对交易的监管措施。同时,SEC询问了有关合规、报告和内部控制的问题。
此前,SEC还发文警告投资者不要因为明星效应盲目投资SPAC,SEC代理主席Allison Herren Lee也表示,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SPAC具有交易风险,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SPAC的投资回报和与其相关的“炒作”不符。
本周,SEC官员再次警告,SPAC存在“重大但尚未发现的”问题。
“SPAC一直伴随着争议,例如大量非专业的人士参与其中, 投资标的不确定性等等,但其实SPAC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模式,在美国市场中有非常多有意思的玩法,使得企业有更多的金融工具来使用。”上述老虎证券人士表示。
他坦言,从投资人角度,还是希望强调价值观,就是要投自己了解的行业。另外他也认为,SPAC的每一个环节有它市场化的机制在做约束,而且在并购的过程中,企业是需要和相关的机构提交相应的材料,并参与对应的审批机制的。
瑞银同样在报告中强调,一直对SPAC保持谨慎的态度,投资者在买进前应透彻分析。
“SPAC股价往往由投机消息而非基本面所推动,市场早已出现泡沫现象。”瑞银提醒道。
瑞银认为,SPAC市场未来数月迎来不少挑战,即便股价跌破10美元后出现套利机会,但流动性风险及并购交易的不确定性不低。因此,投资者应持有多元化的SPAC组合,并应选择在公司上市时买进,因而取得最佳的风险回报。如果未能在上市时参与,那么应等待公司发布并购目标后,在评估相关业务后才做决定。
(记者陈靖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