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闭关锁国做打人的武器,最终只能损人害己

亚太日报

text

自加勒万河谷事件后,印度莫迪政府便不断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和应用百般打压,先后禁止了约220种中国应用;同时,他又借“国货国造”“保护民族产业”“保护本国资源”等名目,试图减少中国各类产品对印出口,限制印度“关键产品”对华出口,并对中国在印投资百般掣肘。其力度之大、花样之多、覆盖面之广,超过了绝大多数和中国曾发生贸易摩擦的国家。

然而,实际效果却似给印度政府开了个大玩笑:最新数据显示,印度“花式折腾”后,中国重新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且这个数据还是印度官方公布的。

印度商务部2月23日公布的临时数据显示,2020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为776.7亿美元,尽管远低于2019年的855亿美元,却足以超越前一年刚爬到榜首的印美双边贸易额(2020年度为759.5亿美元),中国重新跃居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

更令莫迪政府不安的是,莫迪“抵制中国”的最大口实,是“中印贸易逆差太大、印度过于吃亏”,“抵制中国货可有效缩小贸易逆差,保护印度利益”,但2020年中国对印度出口总额高达587亿美元,超过美国、阿联酋对印出口总额之和。中国仍然是印度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

正如许多明眼人所早已指出的,莫迪政府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在贸易、投资问题上对中国“关门”,既有传统原因、经济考量,也有强烈和明显的政治操纵痕迹。然而进入2021年,冰冷的数据无声地提醒每个较真的人:一味蛮干只能南辕北辙。

尽管莫迪煞费苦心,推出了所谓“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试图在印度国内促成“替代产业”,填补对中国进口产品被拒之门外后的本土需求空白。然而印度长期以来产业发展畸形,一味求轻、求快导致其重型机电、大型设备等产品“质、量双差”,轻工产品和新兴高科技产品则“量足质不佳”,看上去“很美”,一旦上规模上量就无法保证品质稳定。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是因为印度GDP高增速过于依赖“外包”和“两头在外”的依附性产业,本土劳动力素质较低,庞大人口基数形不成产业优势,反成财政负担,而低下的管理水平、标准化能力,更让PLI成为“银样镴枪头”。要补上这些课显然非旬日之功,更绝非易事。

数据显示,中国对印度出口中,大宗机电设备占比高达51%,其中电气机械及设备为最大宗出口门类(178.2亿美元),其次是锅炉、机械、机械设备和核电站设备(123.5亿美元),这些设备印度自己造不了,其它国家要么同样造不了,要么价格昂贵或无法满足印度对量的急需。要知道,自力更生也好,PLI也罢,关键之一就是提升印度产业的“造血机能”,在短时间内用最小代价获得质、量双优的各种重型机械和机电设备。固然,硬件不是万能的,即便拥有了这些也未必能实现目标,但没有这些却是万万不能的——简单说,继续推行“对中国关门”政策,不但无助于提振印度“自给自足”能力,无助于缩小贸易逆差、减少对外经济依赖,反倒很可能适得其反。

至于“对华禁运”则更只有帮倒忙:印度缺乏“人无我有”且中国急需的“不可替代出口产品”,其近年来对华出口实现大幅增长的产品门类,或因中国结构性调整产生相对需求,或因中方考虑睦邻友好关系顾全大局,并非“离了印度就玩不转”。如2020年印度对华出口增长率最高的粗钢类,就系中方出于产业结构调整、环保等需要“压产能”所致。印方一味做“小动作”,中方很容易通过内部调整或寻求替代来源加以解决——更何况,主动减少对华出口,岂不是让对华贸易逆差越来越大?

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大型经济体,未来中国在全球产业、贸易版图上的有利地位还会巩固,“不可替代”领域还会增加。大势所趋,继续一味蛮干,不论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只能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印方挑起民粹甚至对华仇视情绪,其政治目的无非是提振国内支持率,转移矛盾,缓解政治压力。但当国内民众看到这样的数据,心中会作何感想?他们还会继续支持这样“屡败屡战”下去么?

中国也是人口基数巨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曾有过从一穷二白起步的艰难坎坷,也曾知耻后勇,喊出“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口号。将心比心,印度想发展、想壮大、想自立,这种愿望中国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历史和现实无数次证明,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只能离美好愿望越来越远。不是利用两个发展中大国、邻国间的互补优势借力“搭快车”,而是乞灵于狭隘民粹这剂“吗啡针”,徒然搞坏自己身心,却损人少、害己多,一旦“上瘾”,后果更不堪设想。

如今中印边界一度高度紧张的局势终于有所缓和。有消息称,印度方面也悄然放松了些许一度收紧的、对来自中国投资的限制,希望这是印度联邦政府痛定思痛后的一次政策修正,而不仅仅是两轮高调蛮干间的一次权宜喘息。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