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記者丁梓懿)由香港中資銀行業協會與中國建設銀行(亞洲)聯合主辦的“香港中環金融論壇”22日在香港舉行。近百名金融業界代表、專家及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香港銀行業的發展。
論壇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的主旨演講環節以中資銀行為基礎,依循時間脈絡從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不同階段分析了香港銀行業的整體發展。第二部分的圓桌論壇環節則以“發揮香港優勢 建設金融科技”為議題,邀請企業代表及學者從不同角度探討了金融科技為香港銀行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建設銀行執行董事、副行長章更生表示,香港是全球銀行機構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全球百大銀行中,約70家在香港經營業務,為香港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中資銀行在改革開放後紮根香港,擴大了香港銀行業的規模,鞏固和提升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對香港社會的繁榮發展貢獻巨大。
章更生指出,金融科技是現代商業銀行的核心動力,是全球金融服務不斷創新的基礎,也是未來銀行業發展的關鍵。
香港中資銀行業協會會長岳毅表示,香港金融業的發展首先是從銀行業起步的,華資銀行在香港發展歷史更為悠久,為香港本地經濟、特別是華人華商提供金融服務。隨著香港與內地經濟的日益融合以及人民幣業務的發展,中資銀行的實力不斷壯大,國際化程度持續提高,成為市場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岳毅說,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及企業“走出去”戰略的推進,亞太特別是東盟國家與中國經貿往來日趨頻密,有利於香港中資銀行開展區域性業務。人民幣國際化將重塑中資銀行的國際地位,香港致力於鞏固離岸人民幣樞紐地位,將帶動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朝深度及廣度發展。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在會上發表了主旨演講。他指出,科技變革對銀行業的影響尤為深遠,在社會化的網絡、移動化、雲計算、大數據等方面的快速變革,深刻影響了中國銀行業的發展方式,打破了對於網點和櫃檯的依賴,新一輪技術革命正在進行。
巴曙松結合2017年中國銀行業面臨科技革新日新月異、監管評估漸趨嚴格、盈利模式應對挑戰等新的外部形勢,提出銀行業應具備技術領先的業務體系、靈活高效的經營理念及高瞻遠矚的全球視野,向智能化、輕型化、國際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