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 走进阿克苏(九):乌什县“燕泉河”治理赢民心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记者胡亚慧

乌什县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天山南麓,是古丝绸之路中道的交通要道和边塞重镇,丝路文化、烽燧文化和西游文化在这里交融荟萃,先后获得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中国核桃之乡”等多项荣誉,更是享有“半城山色半城泉”的美誉。

殊不知在两年前,贯穿乌什县城区的燕泉河变成了一条“垃圾渠”。长期以来,城区部分居民沿河而居,不注重环境保护,将生活垃圾和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中,造成水质重度污染,散发着阵阵恶臭,严重威胁了乌什县沿燕泉河两岸和下游群众及牲畜的饮水安全和农田灌溉。当地老百姓“谈河色变”。再加上这些沿河的房子多建于一百多年前,很多都已经成了危房,对人民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两代表一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从2006年开始提出多项议案,迫切希望县委、政府能够及时解决燕泉河问题。在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下,县委、政府坚持民生优先,下定决心实施燕泉河改造项目。

改造项目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群众利益、生态治理、城市建设等方面,必须将拆迁工作做到扎实、有序。为此,县委、政府专门成立了燕泉河污染治理及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采取下沉入户走访、摸底调查等方式,认真倾听改造区域居民心声,全方位站在居民角度考虑实际问题。

时任副县长的阿孜古丽·阿不都肉素力的父亲就是九眼泉片区的拆迁户之一。做为一名离退休老干部,当他听说县里要改造亚瓦格渠,第一个主动要求进行拆迁自己的老房子,他说:“这房子太老了,已经成了危房,住着也不安全,现在政府要给我们新房子,还建设景观带,我们心里都特别期待,毕竟县上的决定是为了把乌什县建设的越来越好嘛!我们是非常支持的。”

在征求广大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政府委托第三方对居民原有房屋及附属设施按市场价进行评估,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同时,为充分调动征迁户参与燕泉河污染治理及棚户区改造工作积极性,县委、政府采取统一奖励办法,征迁户在规定期限内签订征迁协议并腾退房屋的群众政府会给予1.5万到2万元不等的奖励,极大鼓舞了征迁户的热情。短短10天内,绝大部分居民就签订了征迁协议,并如数兑现了奖励。

燕泉河景观带

如今,治理工程成效显著,建成了总建设面积35万平方米的燕泉河景观带,其中绿化面积16.7万平方米、水域面积15万平方米,人居环境极大改善。绿树碧水鲜花相映成趣,河畔漫步、跳舞、健身、垂钓的市民随处可见,风景秀丽的燕泉河畔成了游客流连忘返的好去处,全县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阿不力米提·吐尔地就是征迁户中的一户居民,如今小日子过的别提多滋润了,住着崭新的房子,心情格外好,他高兴的说:“以前我们住的平房年久失修,雨天经常漏雨,冬天没有暖气,生活很不方便。现在住的楼房宽敞明亮,干净卫生,水、电、暖气啥都有,生活非常方便,我们非常满意!”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