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会”后,法美关系会好吗?

本站

text

刚刚过去的7月14日是法国巴士底日(TheBastille Day,即国庆日),今年的巴士底日也是美国与法国一起参与一战100周年纪念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受法国总统马克龙的邀请于7月13日抵达法国巴黎出席次日的国庆阅兵仪式,对巴黎进行36小时的国事访问。

7月14日,特朗普在与马克龙的会晤中,涉及商贸、反恐、中东问题等多个国际议题,也未回避气候变化等分歧较大的问题。在随后的新闻发布会中,双方淡化分歧,一改先前针锋相对的姿态,显示出求同存异的合作态度。特朗普的这一次颇为友好的国事访问,会成为法美关系转好的信号吗?

北约峰会上针锋相对,难掩分歧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法国总统马克龙都是上任不久的总统。自马克龙5月8 日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以来,双方就因为不同的主张产生过一系列摩擦。5月25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峰会上,两人首次见面时的握手即引起关注。在位于布鲁塞尔的美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即将年满71岁的特朗普和39岁的马克龙双手紧握、面部紧绷,连指关节都变白了,最后特朗普先松手。法新社则赞赏马克龙在特朗普强大握力下“毫不动摇”。

这次北约峰会,特朗普呼吁北约成员国公平分担军费,各国国防开支达到约定的GDP的2%以上。在责任分担问题上,美国意图将履行承诺与盟友的付出挂钩,这种“交易式”的做法导致北约内部分裂:英国、中东欧、波罗的海和北欧等寻求维护与美国关系的国家,表示愿意增加国防预算;另一类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国家,则主张采取更为渐进的军费达标路径,对各国安全贡献进行更为全面的衡量。在军费问题上法国虽未与美国公开叫板,但法美之间的分歧也是显而易见的。

特朗普的惊人之举还在于他抛弃了有关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这一举动对法国的影响尤为巨大。作为一个二战后沦为二等强国、却有着一流大国抱负的国家,法国把这份在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视为本国极重要的外交成果和全球少有的外交合作。《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得到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的一致同意通过。对于当时刚经历过严重恐怖袭击的法国来说,能坚强站起来举办这样一届成功的大会,对本国意义非凡。但特朗普的举动让美国将在气候变化这个21世纪全球性急迫问题上,与其他几乎所有国家的努力方向背道而驰,也使美国加入叙利亚和尼加拉瓜的行列,成为仅有的巴黎气候协定非参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最大碳排放国之一,美国这一带头撤出的举动是对法国的外交成果的一大破坏,或将引发连锁反应,使得《巴黎协定》的权威性和效力大大下降,这是法国最不愿意看到的。

在法美这对传统盟友分歧日益扩大的形势下,北约峰会后,法国《费加罗报》于6月1日刊登该报驻布鲁塞尔记者让-雅克·梅韦尔题为《特朗普加深了美国与欧洲之间的鸿沟》的文章,引用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话对特朗普表明了不信任态度。文章指出,在经历了无可争议的70多年的保护之后,美国保护伞已经被戳破。

国庆日访问求同存异,聚焦防务反恐合作

就在7月8日落下帷幕的德国汉堡G20峰会上,法国等欧洲国家仍毫不掩饰与美国的分歧。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会议期间挥舞iPhone,将其作为全球贸易的象征,尖锐地批评了那些不支持多边机构而是推动民族主义的人,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马克龙坦率地表达道:“我们的世界从未如此严重分化。离心力从未如此强烈。我们的公共利益从未遭受过这么大的威胁。”

然而几天后,应法国总统马克龙之邀,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回到欧洲,于13日起旋风访问巴黎36小时,并出席法国国庆日巴士底日庆典。法美领导人这次展现了相当融洽的关系,双方求同存异,不仅在防务反恐方面展现共识,也承认在气候问题上存在“分歧”,但避免将之视为双边关系的“障碍”。特朗普更暗示,可能改变对《巴黎协定》的立场。

这次颇为突然的友好访问被视为法美关系回暖的风向,但其背后的原因却是多重的。首先,本次访问适逢法国与美国共同参加一战100周年纪念日,是法国的既定方略,无论美国总统是谁,法国均会进行邀请,以巩固法美传统盟友关系;其次,特朗普的到访给予了法国一个熟悉特朗普政府政策的机会,在沙特阿拉伯国家和卡塔尔的分歧、朝核问题、美欧贸易战等问题上,刚上任一个月的马克龙政府都需要进一步了解美方的立场,更重要的是,法国作为近年来饱受恐怖袭击伤害的国家,希望在反恐问题上与美国加强合作;最后,法国不希望美国孤立于欧盟之外,希望通过与美国的合作增强本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参与度,而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在目前英国脱欧影响力下降、德国与美国关系紧张的情形下,拉拢人气最旺的马克龙政府对于重塑其在欧盟内部影响力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