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健康、穩定、充滿活力的中國-東盟關係有利於東亞和平、穩定與發展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許鉞乃 林月)中國駐東盟大使徐步12日在雅加達說,中國同東盟關係已步入起點更高、內涵更廣、合作更深的“鉆石十年”。一個健康、穩定、充滿活力的中國—東盟關係將有利於東亞和平穩定,有利於促進本地區國家的共同發展和繁榮。

中國駐東盟大使徐步(右)接受亞太日報總編輯許鉞乃專訪。亞太日報記者李梦歌攝

徐步當天在這裏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東盟產能合作高層論壇其間接受亞太日報記者專訪時說,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25周年。東南亞地區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自1991年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以來,雙方各領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徐步認為,中國-東盟合作的亮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各層面對話機制日臻成熟。 領導人通過互訪、東盟合作機制等渠道頻繁接觸,雙方建立了10多個部長級會議機制和20多個高官級工作層合作機制。2003年,中國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第一個與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

其次,經貿投資關係飛躍發展。 中國與東盟2010年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貿區,2015年就升級自貿區達成協議並將於今年7月1日實施。25年來,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擴大了60多倍,貿易額增至2015年的4721億美元。中國已連續7年為東盟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連續4年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投資額從5億美元到2015年累計已達1564億美元。中國與東盟還通過交通部長會、互聯互通合作委員會等機制,大力推動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在產業園區、高鐵等領域的產能合作迄已取得積極成果。

再者,文化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入。 雙向人員往來從2003年的387萬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2300萬人次,中國已成為東盟第一大境外遊客來源地,中國與東盟十國締結友好省市一百多對。

中國駐東盟大使徐步(右)與亞太日報總編輯許鉞乃握手合影。亞太日報記者李梦歌攝

徐步認為,盡管中國—東盟關係已經取得豐碩成果,但隨著雙方關係不斷深入發展,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還有一些困難要克服,具體表現為:

一是雙方人員往來還不夠密切;二是深化合作還有待突破;三是互信基礎還不夠厚實。

就增強中國與東盟的互信,徐步特別談到,中國與東盟國家要充分意識到雙方社會制度、宗教文化、發展水平不盡相同,在思維模式、理念認知等方面存在差異。 目前,一些輿論有意炒作爭議,而非彌合分歧,為中國-東盟構建互信增添了困難。對此,東盟國家要有清醒的認識,切勿被少數國家一些人的私利所綁架。

對於全面推動中國-東盟關係的發展,徐步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是應大力提升政治安全互信,進一步增強戰略溝通。 中方願同東盟國家繼續探討商簽“中國—東盟國家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固化友誼和互信。中方願與東盟國家繼續全面、有效、完整地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積極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妥善管控分歧,推動務實合作,共同維護南海及本地區的和平穩定。

二是應切實加強發展戰略對接,對中國—東盟合作產生輻射和帶動效應。 未來五年,是中國與東盟及東盟十國進一步對接發展戰略、提升國家整體發展水平、力爭實現2020年建成東亞經濟共同體目標的難得歷史機遇。

三是應深入挖掘產能合作潛力,助力東盟將後發優勢轉化為經濟增長動力。 東盟是中國優勢產能“走出去”的優先承接地。中國同東盟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契合東盟國家的發展需要。

四是應充分發揮次區域合作優勢,為中國—東盟整體合作提供有益補充。

五是應不斷豐富人文交流內涵,不斷推進民心相通工作做實走深。 雙方應進一步增強社會人文交流,將教育、旅遊、文化等打造為中國—東盟關係新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