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歸塵 土歸土:一個亞太日報記者的尼泊爾震區日記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特派記者曾濤 發自加德滿都】尼泊爾,眾神之國,佛誕之地,人所共知的旅遊聖所。

4月25日,尼泊爾發生8.1級地震,之後是余震不斷。據不完全統計,尼泊爾強烈地震已造成8019人死亡,17866人受傷。

這個時段,來尼泊爾的遊客應該望而卻步者居多。現實也如此,數目寥寥。

但在這個時間點,第一時間奔赴尼泊爾的除了各國的救援隊和志願者,還有以及時報道為己任的各國記者。

5月8日

下午五時,亞太日報特派記者團准時從香港國際機場出發,轉機孟加拉達卡,尼泊爾當地時間晚上11時左右,降落本不太平坦的加德滿都機場。

匆忙和搭同班飛機撤回的同事交接,記下各種新聞線索。從此時開始,自己的災區報道工作已然開始。

5月9日

5月9日,巴爾·曼迪爾孤兒院的孩子被轉移到尼泊爾教育部下屬的食品分發中心。這一孤兒院共有101個孩子,地震發生後,校舍受損,有一面牆壁完全崩塌,51個年紀較小的孩子被轉移到教育部下屬的食品分發中心。亞太日報特派記者呂小煒攝。

早早就來到巴爾·曼迪爾孤兒院。現場所見,觸目驚心。孤兒院的一面牆壁完全崩塌,殘余的建築也損毀嚴重,到處是孤兒轉移時留下的小床和各種玩具。

孤兒院共有101個孩子,51個年紀較小的孩子被轉移到教育部下屬的食品分發中心。其他50個孩子被迫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記者剛剛進入這個臨時安置點,就被一群孤兒圍繞起來,開朗的他們不斷的喊著“Namaste”(尼泊爾語“你好”的意思)。可能在孩子眼裏,世界本是美麗,歲月依然靜好。

現實卻並不如此,孤兒院的孩子在帳篷裏住了近5天,才被安置進不同的住房。

孤兒中,11個還在睡嬰兒床,最小的只有3個月大。但是空間不足的問題仍然嚴重,孩子沒有足夠的玩耍空間,沒有足夠的廁所、浴室和飲用水,一些孩子晚上不得不睡在外面。

5月10日

記者來到成都軍區赴尼醫療救援隊的所在地。這支隊伍由70名醫護人員組成。他們於4月27日晚上抵達加德滿都,營地設在尼泊爾總理府院內。

應尼方要求,原配置為30張病床的野戰醫院,變成了收治40位住院病人的專科診療中心。手術、護理,白衣天使們24小時不停地忙碌,十分不易。

對於“5·12”這個數字,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汶川大地震,其實還是“國際護士節”。為此,記者采寫了“一樣的節日別樣的經歷——記成都軍區赴尼醫療救援隊護士群體”通訊和電視訪問,以慰辛勞的白衣天使們。此間,我們經歷了來後的第一個余震,不過當時記者正在拍攝,未有感知,只見周圍的人群呼呼跑了出來。

5月11日

5月11日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拍攝的被地震毀壞的房屋,尼泊爾10日發生了4次餘震。亞太日報特派記者呂小煒攝。

轉戰中國政府醫療防疫隊所在地。其和尼泊爾軍隊衛生醫療部聯合開展的為期5天的培訓正式結束。培訓主題為災後應急監測與傳染病控制,34名由尼軍方抽調的護士、助理護士和衛生員參與了培訓。

自從進入尼泊爾參與救援工作,為了“留下一支不會走的防疫隊伍”,中國政府醫療防疫隊已經分別為尼泊爾志願者、醫生、教師等群體超過900人開展了醫療知識、心理健康等培訓。

參與活動的尼泊爾陸軍最高代表蘇曼·拉傑·冬格爾(SumanRajDongol)中校先是用英文通過翻譯向中方表示了感謝,後來突然切換成了中文,現場氣氛立刻被點燃,不時爆出掌聲。他在典禮現場號召尼泊爾軍方醫護人員利用新學的知識,走向災區、走向前線,展開實地工作。

蘇曼1999年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在中國先後生活了6年,他在記者的記事本上用中文寫下了自己的名字“蘇曼”和學校名字。

5月12日

5月12日,人們在地震發生後聚集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街頭。亞太日報特派記者呂小煒攝。

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一生難忘。

9時到尼泊爾加德滿都分社,大家都在緊張地忙著自己的工作。12時50分左右,地面在晃動,地震了!人的本能,第一時間沖到院子裏,對面的在建高樓在搖晃,地面在震動,持續時間達數十秒,我們加德滿都的记者哭泣在一邊!

這就是尼泊爾“5·12”7.5級地震,也是記者人生中第一次經歷如此大的地震。地面剛停止震動,記者就沖到分社旁邊的路上,出鏡、采訪、發稿!

其間余震依然不斷,為了及時發稿的我們都是幾進幾出,十分刺激。發完稿子,汗珠不斷地往外冒,心慌得很,想想著實後怕,我相信沒有人願意再經歷第二次。

5月13日

昨夜,因為地震,未敢獨處,搬去和同事一起住。一夜未眠,淩晨兩點明顯又發生了一次余震。後來可能又發生了幾次余震,恍惚間也不知是真的發生余震還是在夢裏夢見的地震。

今天的任務是六點起,准備去加德滿都機場搭中國的救援直升飛機去尼泊爾北部的重災區。

遺憾的是因為尼方工作人員的疏忽,耗到下午3時也未成功搭乘飛機去災區。

不過時間和機會也沒有浪費,經過溝通成功進入機場,起眼見到了中國三架直升飛機完成救援任務的返航。

采訪了被從北部靠近喜馬拉雅的中尼邊境成功轉移過來的尼泊爾村民、紅十字會成員等等。完成“尼泊爾上空的中國救援力量——記成都軍區第十三集團軍某陸航旅”一文。

5月14日

之前幾天一直背著自己的相機包,但是時間匆忙,一直沒有機會拍照片。

今天忙碌中抽點空閑,拍了加德滿都的街景,終於完成了自己來尼泊爾震區前的三個願望:寫寫文字、做做電視、拍拍照片。正如不想做裁縫的廚子不是好司機,向著全媒體的記邁進。想著“我不是明星,我是記者,我為了我的願望工作”這句話,爭取做到電視裏面文字“玩”得最好、文字裏面攝影“玩”得最好、攝影裏面電視做得“最好”的非著名記者。

今天還是我們的好兄弟、來自南太平洋島國斐濟、也是我們2.0版尼泊爾地震報道團隊的一員——蘇瓦分社首席劉鵬33歲的生日,也是“同樣的生日、別樣的經歷”。他的第一個願望是尼泊爾不再地震。令人動容,好兄弟,生日快樂!

5月15日

5月15日在尼泊爾加德滿都拍攝的災民臨時居住的帳篷。亞太日報記者呂小煒攝。

下午4時,加德滿都杜巴廣場,現場所見,頹圮的皇宮建築矗立在夕陽中,零星的警察站在警戒線內、宮牆之下。廣場上紮滿了帳篷,婦女在聊天,孩子在玩耍。遊客數量已經有所上升,但仍遠不及震前。一些攤販已經重回廣場,絕大多數店鋪仍然緊閉大門。

一位名叫R.B.Bohara的警察介紹說,地震發生前,這個廣場每天大概有500到1000名外國遊客,現在每天只有大約30到50名,尼泊爾的支柱產業旅遊業的恢複進程相當緩慢。

木匠LaxmiNarayanShibaker今年59歲,他每天從早上七點到晚七點都會出現在廣場,身著尼泊爾傳統服裝、胸口繡著尼泊爾國旗,手中舉著尼泊爾的巨幅國旗站在廣場的廢墟上,像符號一樣矗立著。

LaxmiNarayanShibaker對記者說:“尼泊爾的建築雖然在地震中垮塌了,但是尼泊爾的旗幟仍然豎立,尼泊爾的精神永不倒”。

下午6時,尼泊爾帕蘇帕特神廟(俗稱“燒屍廟”)。1600多年來,印度教徒在“燒屍廟”朝拜他們心中偉大的濕婆神,一代代死者在廟前河畔的一堆堆火焰中化作青煙。

夕陽西下,人們正在河畔排著隊按照尼泊爾的傳統儀式火化自己的親人,這樣的場面讓記者震驚不已,此時鳥兒從空中飛過,猴子在地面溜達,執著的商販依然向遊客兜售各種當地特色商品。

想想也是,不管有多少次的余震。逝者已安息,生者仍需堅強。塵歸塵、土歸土,生老病死,萬物皆然,尼泊爾人民的生活仍然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