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资本活力指数报告》(2019)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的资本活力一直在平稳向好发展。上海交大供图
中新网上海7月3日电 (记者 许婧)3日在上海发布的《中国城市资本活力指数报告》(2019)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的资本活力一直在平稳向好发展。在资本活力综合排名当中,深圳、杭州、上海排名前三。苏州、北京、广州、无锡、武汉、南京、宁波分列第四位到第十位。
该份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等编制完成,每两年发布一次。城市资本活力指数,由三个分项指数、五个指标组成。它们分别是:规模指数,由两个指标组成,即上市公司数量和上市公司市值;效率指数,由两个指标组成,即人均上市公司数量和人均上市公司市值;结构指数,一个指标,即上市公司产业新兴度。
报告分析,中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的资本规模不断扩大,且在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的占比逐年上升;同时,中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的资本效率也明显提升。截至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每百万人上市公司数量已达14家,人均上市公司市值已达25.2万元,远超于全国平均水平。
报告发现,尽管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前20位城市的产业新兴度并没有与全国平均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但其各城市间资本活力发展速度差异显著,产业发展趋势也不完全相同。
从行政区划发展对比来看,中国副省级城市的资本活力一直在平稳向好发展,资本效率明显提升。
此外,中国副省级城市的产业新兴度改善速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级市和县域发展依然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本效率待提升、上市公司数量占比重偏低的特点。
除了从城市层级(规模)编制指数,报告还按照区域编制城市资本活力指数。
报告指出,京津冀总体的资本活力基础较好,但与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城市的资本活力仍存在显著差距,且资本活力均衡度也较低。长三角城市的资本活力一直在平稳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增长和竞争压力。
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来看,城市间的相互协作和优势互补,极大拓展了区域发展空间。通过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周边城市快速发展,进而实现了产业在区域间的优化布局,使周边城市的竞争力显著提升。
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区域协同发展的均衡度有待进一步改善,即区域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聚集效应,但是在享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同时,还应当考虑区域内的发展均衡问题。
报告通过分析城市的资本规模、资本效率与企业新兴度,对城市发展形成明确定位,从而能为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提出建议:一是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群”的总体竞争力;二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资本集聚能力;三是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升城市对外贸易服务竞争力;四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五是政策支持,促进科技与人力资源汇集。深圳市、上海市和北京市的资本活力指数综合排名一直具有显著优势,资本规模更大,资本效率也更高,但深圳产业新兴度明显优于上海和北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