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运动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任何体育运动都要有热爱,这是起点”、“重复和坚持是一种力量,重复到最后成为一种信仰”……5月15日下午,在一场由中国篮球协会、CBA你我TA、姚基金、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人民日报社体育部联合发起的“我运动,‘篮’不住”直播活动中,中国篮协主席姚明金句频出。
这原本是一场关于篮球教学的直播活动,姚明“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传授网友投篮的训练方法和诀窍,但在差不多30分钟的时间里,姚明将其变成了一场对自己篮球青春的回忆,以及对篮球精神的理解和宣传 。
从逃训练课到每天练投1500次
“训练都有累的时候,我记得当时我三年级之后就在业余体校训练,每天都要经历两个小时训练,所以我的体育课等于比别人更多一些。但我也有过几次逃课的经历,和小伙伴出去玩儿。”
当姚明在镜头前被问及自己的学生时代如何在体育课上练球时,姚明笑着说出了童年那段“不光彩”的经历,“然后在学校说一套,家长面前说一套,最后圆不下去了,就穿帮了。”
如果不是姚明在这堂“网课”开始前自己亲口说出了童年的故事,或许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天赋异禀的姚明也曾经把篮球只是当做“业余爱好”。
“小时候纯粹是业余爱好,是比较散的,有时候甚至会被游戏、变形金刚吸引走……”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姚明的身体天赋就愈发明显,正因如此,当年的启蒙教练就将姚明放到比他打一两岁的年龄组去训练和对抗。
按照姚明自己的描述,在18岁之前的篮球训练其实是很挣扎的,“因为当时我的身高也没有比大两三岁的孩子更高,身体有比较弱,对抗没有优势,所以当时很有挫折感。”
幸运的是,这些球场上的挫折感并没有击倒年轻的姚明,“这种挫折又促进了我之后一点一点成长。”
事实上,除了天赋,姚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篮球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甚至在国际篮坛拥有一席之地,也得益于他的努力、勤勉和坚持。
“夏天训练的话,在有训练师和球童捡球的情况下,我一天的投篮量大概就要达到1300个到1500个。”当聊起当年的训练时,姚明说得轻描淡写,但身旁的直播主持人已经听得目瞪口呆。
正是凭着这份勤勉,姚明在自己的巅峰时期成为了中国篮球的领军人物,带领着中国男篮在奥运赛场上多次杀入前八。
“第一次打奥运就是激动,感觉跑得很快。”回忆起自己的奥运经历,姚明也分享了三次旅程在心态上的细微差别,“第二次就感觉是兴奋,第三次在中国,甚至有些热泪盈眶。 ”
姚明整个直播“金句频出”。
倡导篮球精神,这是一种信仰
相比于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的罚球投篮教学,姚明在整个直播过程中所聊到的篮球精神,似乎更值得反复琢磨。
正如姚明所说,“重复和坚持是一种力量,重复到最后成为一种信仰。”
姚明所提到的“重复和坚持”,其实不仅仅是针对罚球训练的一种认识,更是一种对篮球精神的理解和诠释。
“当你在赢得比赛的时候,你会有很大的成就感,那么你当然会坚持下去,但是如果碰到一些挫折的时候,是不是还可以坚持下去?”
在姚明看来,这种坚持的精神是一名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即便是如今从球场上退役多年,姚明的这份坚持和执着依旧没有改变。
作为中国篮协的“掌门人”,他坚持对中国篮球从基层到职业联赛进行全方位的大改革,即便是在改革路上遇到挫折,即便是中国男篮在家门口的世界杯遭遇“滑铁卢”,姚明依然在坚持着改革的路。
“我认为这种素质是可以带到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去的,不仅仅是在球场上体现。”
这么多年的职业篮球生涯,竞技体育教会姚明的也不仅仅只有刻苦训练和坚持,“篮球运动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任何一项技术是在篮球被发明出来时就创造的。”
不仅如此,尊重竞技体育,也是姚明在直播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
“通过篮球这项运动,我们可以学会对规则的尊重,对队友的尊重,对教练的尊重,对裁判包括对自己的尊重。”
在姚明看来,这是篮球的育人价值,“如果真正热爱这项运动,我相信他们会得到这样一些体验。”
姚明教大家罚球。
回忆支教故事,中国篮球的希望还在年轻人
由于疫情,姚明在这段时间“抛头露面”的机会有些频繁。就在站上人民日报网络直播间的一周之前,姚明刚刚和央视《新闻1+1》栏目主持人白岩松完成了一次连线。
在那场连线中,姚明提到了他在疫情期间对于中国篮球的思考,那就是“挖掘社会的潜力,才能使我们整个体育更有潜力向前发展。”
自从姚明成为中国篮协主席以来,他一直就在坚持“夯实塔基”这条路。从启动尘封半个世纪的“小篮球计划”到搭建“我要上奥运”的三人篮球民间擂台,再到如今在疫情期间召集年轻球员跨年龄段对抗集训。
这次在人民日报的网络直播活动里,他又把“小篮球”带到了现场。在指导直播主持人罚球动作的时候,姚明顺势宣传了一下小篮球。
“其实我小时候训练,用的也是小一号的篮球。”姚明一边比划一边认真讲述小篮球的价值,“主要就是给青少年朋友们降低一些门槛,让他们体验篮球的这种快乐,包括篮球的分量轻一些,篮筐也降低一些……”
姚明愿意把一部分时间放在青少年篮球上,这也和他参与“姚基金”的乡村体育执教有关。在直播的最开始,姚明就回忆了不少他在四川广安市白市镇第二小学支教的故事。
“很难,去四川之前先去了北体大请教了一些教授关于体育课的知识,打篮球并不意味着我能教篮球,体育教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任何教学都是如此。”姚明说,当体育老师并不比打球轻松。
但在和四川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一同生活和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姚明也悟出了不少教学上的窍门,甚至还有关于篮球发展的思路,其中也包括了他对未来篮球选材的理解:
“第一层是外型,身高、速度等;第二是悟性,内在对技术的悟性;第三是性格,不同情况发生时会做出什么反应。”
一堂简短的篮球网络直播课,姚明回忆了一整段篮球人生,并且讲述了他对篮球的理解,以及对中国篮球未来的期望,这或许要比他教的那个罚球投篮的姿势要更有价值的多。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