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海外记者 Alice
编译 艾仁
在亚太地区,美国得到的支持比中国多,与地区国家的安全关系也更深。但在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影响力方面,中国正在“超越”美国。
2000年,美国与亚洲的贸易额比中国与全球的贸易额还要高出50%。今天,亚太地区唯一与美国贸易额超过与中国贸易额的是不丹——一个非常小的国家。
虽然舆论欢迎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将重心放在重建联盟上,但如果美国想长期保持其影响力,未来拜登政府的政策就必须着眼于恢复美国在亚洲的经济影响力。
拜登在11月24日的一份声明中说:“美国回来了,准备引领世界,而不是退出去。”他还表示,美国将很快重申其作为全球领导者的历史性作用。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在亚洲。尽管美国在亚洲获得了大量的支持和军事力量,但从长远来看,在经济影响力被视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的背景下,美国与中国相比仍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
接下来就是防卫问题。尽管中国可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舰队和一系列新型武器,但在亚太地区,美国仍占据主导地位,这至少得益于它与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广泛关系。然而,从长远来看,亚太各国对美国及其在该地区军事影响力的积极展望,不能与经济影响力相提并论,原因有二。
首先,正如特朗普总统暗示的那样,安全关系可能会被打破。其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亚洲已经看到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发展是领导人帮助人民摆脱贫困,满足人民生活愿望,并加强国家整体实力的一种途径。然而这个事实对美国来说是不幸的,因为它正在输掉争夺亚洲经济影响力的战争,尤其是在贸易问题上。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00年,美国对亚洲的贸易额为7034亿美元,比同年中国4743亿美元的进出口贸易总额高出50%。与此同时,美国是世界上80%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除伊朗和一些中亚国家以外的亚洲大部分国家。
但今天,美国的这种贸易地位基本上被扭转了。中国不但在全球贸易总额上超过了美国,还超越美国成为12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截至2018年,亚洲唯一一个美国在贸易方面仍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是不丹,一个人口不足100万的偏远小国。
当前,中国正努力巩固其在贸易方面的主导地位。11月15日,中国与东盟十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了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5个成员国覆盖人口22亿,其GDP规模占全球经济总量的近30%。
毫不奇怪,就在RCEP签署几天之后,赢家和输家一目了然。包括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在内的观察人士称,“赢家”是中国。该协议将巩固中国与邻国的经济关系,使它们更受中国影响,并使中国在制定法规和标准方面拥有更多优势。
“输家”自然是美国。RCEP的大多数签署国——包括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都是美国的长期盟友,这一事实无疑表明,美国的影响力已经不如往昔。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通往RCEP的道路是由美国自己铺定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曾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重返亚洲”战略中重要的一环,旨在扩大美国在该地区的出口和投资,从而有利于美国。但特朗普一上台之后就宣布退出该协定。这意味着,不管美国是否知道,它都不再是该地区想要的那种野心勃勃的贸易伙伴。某种程度上,RCEP填补了这一空白。
现在的问题在于拜登领导下的美国新政府能对RCEP做些什么。由于该协议的出现,加上拜登政府还没有做出任何关于重新加入TPP或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坚定承诺,美国想要重申其在亚洲的经济领导地位将是困难的。
这不是说美国将失去其经济主导地位。就绝对标准而言,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仍在亚太地区持有战略“王牌”,而理论上这些“王牌”可以用来提升其在亚太地区经济影响力。然而,留给美国的时间不多了。如果华盛顿再不果断寻求重回亚太地区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那么即便它在该地区拥有各国支持和军事实力,也会像拜登说的那样,它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可能只有永久的历史价值。
(来源:亚太日报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