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了解時尚業的變化,假模特也是一個風向標

好奇心日報

text

4 月 11 日,有 60 多年曆史的意大利高端服裝模特品牌邦仕(Bonaveri)在上海盧灣區法租界武康庭的展廳開業了。這不是它第一次進入中國。早從 2010 起,邦仕就在香港和深圳分別設立了辦公室。

你也許會好奇像人體假模特這麽細分的品牌生意能做到多大。以 Bonaveri 爲例,2015 年它的營業額達 1580 萬歐元,比 10 年前增長了 70%,在全世界擁有 13 個辦事處。供貨對象包括 Hermès、Dolce & Gabbana、Max Mara、Moschino、Valentino 等奢侈品牌,以及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公共展覽機構,每年生産量在 18000 至 20000 個之間。用 Bonaveri CEO Antrea 的話來說:“相信我,這不是個小數字。”

Bonaveri 上海展廳

近幾年增長迅速的服裝模特品牌不止意大利,也不止高端品牌。美國加州品牌 CNL(Creative New Leader)的主要合作對象爲優衣庫、Reebok 以及 J.C.Penney 等,它的負責人 2014 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過去三年年營收增長率均達到 20%。

曾屬法國知名模特制造商 Siegel & Stockman 旗下、2014 年被私人收購的英國品牌 Proportion London,除了爲 Burberry、Vivienne Westwood 等供貨外,也爲 Primark、Topshop 等高街快時尚連鎖店服務。它在 2012 年最後一次公開的財報數字也很好看:營業額達 880 萬歐元,比上一年增長 300 萬歐元;運營利潤也達到 230 萬歐元。

爲什麽這門生意近幾年的情況會這麽好?

我們曾經梳理過人體假模特的曆史。它的英文單詞 Mannequin 來自荷蘭語“Mannekijin”,是“little man”的意思,最初是 19 世紀的服裝設計師們拿來向皇室展示最新設計的道具,沒有頭部,僅有一個木制上身和一個金屬支架。到了 20 世紀工業革命之後,紡織機器誕生了,百貨商店也開始裝上大面積的玻璃櫥窗。

如果說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行人是觀衆,櫥窗裏的主角就是人體假模特。它作爲“視覺銷售”(Visual Merchandising)的一部分開始大規模應用,其中最知名的例子就是 80 年代中期 Abraham & Straus 的紐約旗艦店。

你可能不知道,《綠野仙蹤》的作者 L. Frank Baum 曾經在 1898 年擔任過世界上第一本展示櫥窗主題雜志的主編。在寫到人體假模特的重要性時他說:“如果沒有這樣的陳設,商品會無人問津。這個來去匆匆的世界會把它們遺忘在角落。它們生鏽、失去活力,因失敗而爲人不齒。”就像綠葉仙蹤裏的鐵皮人、稻草人和膽小的獅子一樣。

實際上直到今天,人體假模特對于線下實體店而言仍然是“視覺銷售”的重點。根據 NPD Group 的報告,42% 的顧客認爲人體假模特會影響他們的購買決定,僅次于朋友和家人的影響。美國最大的人體假模特回收公司 Mannequin Madness 負責人 Judi Henderson Townsend 在接受采訪時說:“網購越流行,實體店就越需要尋找新方法營造有趣的店面氛圍,用更好的線下體驗吸引顧客。人體模特很具有視覺吸引力,零售商們也會把它們看成是品牌的延伸。”

20 世紀 50 年代街頭櫥窗,圖片來自 BBC

雖然僅僅是個細分市場,這門生意的盈利空間卻挺大,也很多樣化。

全球最大的零售裝置展銷會 GlobalShop 創始人 Doug Hope 說:“每年零售商們花在人體假模特等視覺銷售裝置上的錢有 20 億美元。以美國爲例,購物這項行爲可以衍生出 4 萬億美元的生意,而其中絕大部分仍然是在實體店進行。”

對人體假模特需求上升的首先是那種強調生活方式的大型購物中心。它們寬闊的櫥窗總需要很多“主角”去填充,比如 Target 近年來開始在賣場陳設中放入越來越多的假模特,希望強調自身比沃爾瑪等競爭對手更強的時尚感。

此外假模特二手市場裏也有很多 DIY 手工愛好者。Mannequin Madness 負責人 Judi Henderson Townsend 說,不少人喜歡買舊模特作爲萬聖節陳設。你在 Pinterest 裏也能搜到不少用假模特的手臂等部件創作的藝術作品。

不少個體店主也很看重人體模特在店面翻新和升級方面的作用。美國一家服裝店店主 Sara Jane Martini 算了筆帳。“假設一個人體模特要 500 美元,一間較大的店鋪可能需要 12 個人體模特。這筆投入僅次于店面固件的花銷,但還是很值的。”

要讓客戶覺得“值”,認爲人體模特達到了“視覺吸引力”和“品牌延伸”的作用,這門生意的關鍵還在于保持敏銳,緊跟市場需求和客戶需求靈活調整。道理很簡單:如果你要爲 Gap 雇一個銷售員,要求肯定和 Gucci 不一樣。人體假模特同理。

Proportion London 的創意總監 Tanya Reynolds 介紹,設計一個新的模特系列時,客戶要求、目標受衆和基本尺寸只是個開始。Proportion London 會挑選一位滿足標准且符合風格的真人模特,給雕塑師作參考。那種看上去木木的假模特一般都是沒參照過真模特的。

奢侈品牌的要求當然更高。Bonaveri 在意大利本地爲 Hermès 或 Dolce & Gabbana 等生産一個假模特的成本要 1000 至 1200 歐元。這些都是限量版,材質用的是玻璃纖維或塑料,爲 Bonaveri 貢獻了 15% 的收入。“我們會請模特按照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Helmut Newton 和 Cecil Beaton 拍攝的時尚大片擺姿勢。選好照片後,雕塑師會做一個陶土雕像,我們用它鑄模。”

大部分奢侈品牌會要求定制,不過他們的標准其實很類似:非寫實、樸素、無性別之分。針對日本市場,Bonaveri 還會把尺寸調小 10 厘米。

近年來時尚界還刮起一股追求“自然美”的風潮,這也反映在了人體模特上。Reynolds 介紹,原本在商場裏最常見的女性模特尺寸是 1.8 米高,胸圍 34B,腰圍 61 至 64 厘米,臀圍 91 厘米。但從 2011 年起,人們不再那麽追逐“完美”了。當年爲英國多家大型服裝連鎖品牌供貨的 Displaysense 公司表示,大碼櫥窗模特的訂單有 16% 的增長,有段時間甚至供不應求。不僅如此,高街時尚品牌店中也出現更多代表不同種族的假模特。

阿伯裏斯特威斯大學心理學系高級講師 Sarah Riley 就這個現象做過研究,發現原因是人們希望看到更多和自己類似的模特,希望社會認可自己的美。“廣告業對于人們欣賞什麽的認知與人們的真實想法之間産生了偏差。” Riley 說,“在對于體形極度苛刻的文化中,允許人們承認自己無論穿多大號衣服都能健康、美麗,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

Ralph Pucci 官網展示不同身材、膚色模特

不過即使是業內人士,也還是有不少人不知道假模特們有何區別。Reynolds 習慣了自我介紹時對方空洞的眼神:“我以爲它們都是一樣的”。“甚至連采購部門的人都會劈頭蓋臉地問:爲什麽這個要 600 英鎊而那個要 300 英鎊?”

盡管苦惱,但 Bonaveri 和 Proportion London 這樣有數十年曆史的歐洲品牌也在其中看到了機遇。”中國很擅長模仿,但不擅長設計。這一點肯定很快會隨著時間改變,但當前他們還沒達到那樣的審美。” 所以在不少品牌選擇將生産基地挪到國外,或者大幅擴張時,這兩個品牌依然選擇將工藝留在本地。Bonaveri 只有 100 多名工人,Proportion London 則只有 83 名,兩者都相當強調工人技藝的傳承,也很注重後續投入。前者研發投入占銷售額的比重從 2006 年的 5% 升至 2015 年的 20%。

我們通過淘寶簡單調查了一下國內的市場情況。由于人體假模特的主要應用渠道還是服裝,所以生産商的分布也基本與國內服裝制造、物流中樞一致,在長江三角洲地區主要集中在江蘇常熟、浙江杭州和上海,在華南則是廣州一帶。

淘寶店“豪雅服裝模特”的店主介紹說,2008 年他們在線上開店時,是獨一家;到 2015 年,競爭對手已經數不過來了,貨“不好賣了”,因爲大家做的“都一樣”。“和服裝打版一樣,我們有自己的設計師,會和波司登、童裝 Balabala 等大品牌合作設計尺寸和版式。但是你也知道,國內大家互相模仿的能力很強。”

店主另外介紹,他們自己有工廠,另一個收入來源是做出口。“因爲國外很多店鋪也需要可以展示亞洲人尺寸的模特。”不過他們只接批發訂單,至少 20 個起才會走量,不然無法控制成本。

Proportion London 沒有像 Bonaveri 那樣在中國開設展廳。他們認爲自己的競爭力在倫敦本土:“我們可以跳進車裏半小時就到工廠,告訴工人怎麽調整。而中國制造商需要被告知准確信息後才能開始做,而且一般更願意接受批發訂單。”

來源:好奇心日報 題圖來自 Bonaveri 官網、Ralph Pucci 官網、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