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增長”時代中國汽車產業創新求變

APD NEWS

text

圖為工作人員在北京一汽車展覽會上向參觀者介紹上海大眾新款朗逸轎車。新華社發 趙冰攝。

記者從剛剛在天津閉幕的2012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獲悉,中國汽車產業經歷了十年連續20%的高速發展。隨著“微增長時代的來臨,自主創新緩慢、產業重組力度不大等弊端逐漸暴露出來。專家呼籲創新求變: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國內兼併重組到與境外資本合作,從以數量滿足消費需求到創新引導消費需求。

中國汽車產量從1982年的19.63萬輛,發展到2011年1842萬輛,增長近百倍。汽車保有量從215.7萬輛,到9350萬輛,增長43倍。目前已連續3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國和第一汽車市場。

“建設汽車強國已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共識。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協調司司長陳斌說,中國汽車產業在關鍵技術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主要的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基本具備了研發能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認為,中國汽車業“走出去戰略成效顯著,汽車出口從2000年的2萬多輛迅速增長到2011年的85萬輛。今年1至6月份,整車出口實現44萬輛,有望進一步增長。自主品牌汽車開始小批量進入歐美發達國家市場。海外市場的並購也開始起步,少數企業開始收購國外企業核心資產,設立海外的研發中心。

會上,一些業內人士表示,高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存在的問題。“旺盛的市場需求刺激了汽車企業擴大產能,行業面臨產能過剩風險,且產能與品質並不匹配。

事實上,中國汽車工業雖實現了大發展,但仍長期依賴外來技術。目前已有40多家囊括各種車型的中外合資整車企業和幾千家外商投資零部件企業。但自主品牌長期依賴外來技術,創新能力很弱。

蘇波表示,國內汽車大企業集團普遍缺乏國際競爭力,佔轎車產銷四分之三的合資企業仍以引進國外技術作為主要途徑。而合資企業以外的中國汽車企業創新實力不強。他表示,雖然經過了一系列的自主研發和改進創新,但企業間整體研發實力相差不大,自主品牌企業之間的技術水準都差不多,無法取得實質性突破。

汽車工業的組織結構不合理也一直遭人詬病,已有的資源整合、產業重組力度並不大。從整體看,汽車工業仍舊大而不強,生產集中度低。近十年來,儘管主要汽車企業進行了一系列兼併重組,不斷提升產業集中度,希望以此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是,大多數的兼併重組集中在行業內,而且行業內真正的強強聯合和跨行業的戰略重組很少。

“汽車零部件配套各成體系,沒能形成開放的市場化環境。中國石化科技開發部副主任徐惠說,目前汽車配套的許多零部件很大程度上是參照他國標準設計生產。

儘管中國車用配件國產化的訴求很強,需要大量高性能的車用化工材料,車用化工原材料的聯合開發有很大潛力,但要真正建立屬於中國的汽車配件標準體系,難度似乎並不小。

與此同時,節能減排壓力日益增大,國際化石能源供應的制約對中國汽車未來發展的影響也在不斷增大。

陳斌在會上提出:“當前汽車產業增速明顯降低,政府部門和企業決策者都應清醒地認識到,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市場不會再出現爆髮式的需求。這一觀點成為與會各方的共識。

適度平穩的增速有利於汽車產業的結構調整,汽車產業鏈條上的各方應充分把握時機,在汽車產業發展方式上實現創新求變。

專家認為,中國首先應堅持從“引進來向“走出去轉變,將“走出去戰略轉向精細化運作、創新業務增長模式,由產品國際化向企業國際化轉變,加快技術和資本的輸出。企業則應統籌考慮海外佈局,在重要戰略市場建立生產企業、行銷網絡和售後服務體系,做到真正植根於海外市場,有力促進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在加快企業重組層面,專家建議,應從國內兼併重組向與境外資本合作轉變。通過兼併重組短期內雖然可以擴大規模,但很難實現核心競爭力的真正提高。中國應積極推動汽車產業在電子信息、原材料和裝備製造業等方面的跨行業兼併重組,實現優勢互補。同時更注重引導企業開展境外並購重組,吸收國際先進技術,獲得著名品牌和成熟市場,培育以人才、技術、品牌、品質服務為核心競爭力的新優勢。

“從以數量滿足消費需求向創新引導消費需求轉變。蘇波建議,應通過節能環保技術、安全技術、電子多媒體技術方面的創新,提供更多適應消費者需求的新產品,並逐步引導社會消費轉向節能環保車型。在內需消費的拉動下,吸引汽車企業積極開展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及產業化工作,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標準品牌和知名企業,最終推動汽車工業向節能與新能源方向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