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震蕩,外媒怎麼看?

参考消息

text

【亞太日報訊】亞太日報綜合報道,近日來,中國股市和國際資本市場發生較大波動,中國股市在8月24日和25日連續大幅下挫,擊穿3000點大關,創年內點位新低,同時,全球各大資本市場也發生較大下跌。中國央行25日宣布降息和降准。面對中國金融股市動蕩,外媒有何看法?

美媒:中國股市未反映經濟全景,大部分仍表現強勁

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報道,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馬克·威廉斯25日在一份題為《對中國的恐慌誇大了》的研究報告中說:“股市泡沫的破裂說明不了中國的經濟狀況。”“實際上,近期數據比這些大字標題暗示的情況積極,中國經濟大部分仍然表現強勁。必要時,中國的決策者仍然完全可以繼續放松政策。”

報道稱,這次股票拋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財新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令人失望的8月份預覽值觸發的,但是威廉斯說,這個數值應當謹慎看待。威廉斯說,中國近期的經濟數據並非像許多新聞標題暗示的那樣呈現千篇一律的負面,而是喜憂參半。

《中國褐皮書》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利蘭·米勒說:“(24日的)恐慌屬於交易事件,不是經濟事件。”《中國褐皮書》國際研究公司根據美聯儲《褐皮書》調整後的一套方法每季度發布一期經濟調查報告。

他說:“正如《中國褐皮書》全年所顯示的那樣,股市沒有與實體經濟的表現捆綁。上季度,《中國褐皮書》顯示,其二季度的抬升與股市無關。一季度,經濟放緩,股市卻大漲。”

在第二季度中,《中國褐皮書》發現中國經濟有抬頭跡象,將其歸因於零售業與房地產業的複蘇,而不是股市的紅火。

報道還說,雖然最近股市震蕩,近期房地產建築業與重工業疲軟、但是服務業卻表現強勁,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積極的跡象,表明經濟正向可持續增長模式調整。

《金融時報》:股市下跌未影響中國人購物:生活如常

英國《金融時報》近日走訪中國各大城市,調查股市下跌對中國人日常消費造成的影響,發現股市下跌並未影響大部分中國人消費及生活習慣,大家生活如常。

在位於上海最繁華購物街區之一的最大蘋果店裏,在午飯時間進店人群和往常一樣水泄不通,人們翹首期待最新蘋果智能手機iPhone6s上市。21歲的學生於昕緣(音)正在店內和男友購物,她說:“我還是想買iPhone6s。經濟放緩不會改變我的計劃。”

報道稱,她似乎與蘋果公司總裁蒂姆·庫克的想法相契合。庫克日前以電郵接受美國CNBC電視臺主持人采訪時透露消息說,其公司在華銷售仍保持強勁。他說:“我可以告訴你,從7月至8月,我公司在華業務持續強勁增長。”他還說,“實際上,iPhone激活增速在過去幾周有所加快”。

在香港廣場外的街頭,幾名路人在接受采訪時都一致表示,股市震動或經濟疲軟都還未使他們拮據度日。在一家熱門餐廳外排隊等位時,白領弗蘭克·顧說:“我覺得經濟放緩不會影響我的生活。”

股市長線投資者王楠平(音)也持樂觀態度,但提醒稱判斷經濟放緩是否會影響到自己還為時過早。他說:“這會像是波浪,始於(中國)制造業地區,還未波及上海。所以我們現在毫無感覺。我們現在還感覺不到危機。”

報道稱在北京的居民亦不會在意股市震蕩。23日,他們欣賞了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演練。報道稱,全球其他國家或許已相信中國經濟即將停滯,但中國大城市的購物者似乎還未准備停止消費。

臺灣聯合新聞:大陸目前對股市管控面臨兩難抉擇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兩周前,大陸股市下跌12%,24日再跌8.5%。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國研究系主任藍普頓表示,大陸作為近年來發展最快的出口市場,其發展放緩對美國公司而言將是壞消息;全球經濟成長也可能出現問題,商品價格也會下降。

他說,美國是最大的商品生產國,以石油為例,美國生產的石油越多,就越期望較高價格。所以大陸發展放緩,商品價格下降,會影響美國,更會影響像澳洲這類嚴重依賴農業和礦產資源的國家。“中國患上感冒會變成傳染病”。同時,這也是美中關系的複雜之處,雙方不僅存在安全問題、擔憂和沖突,也在經濟上相互依賴。

藍普頓稱,盡管中國大陸股票市場經常大幅波動,但最終引人擔憂的還是構成中國大陸股市的許多小額投資者(散戶),他們並不在乎“經濟原理”,只相信政府會“把所有事辦妥”(makeeverythingOK)。

從市場外經濟體的視角而言,藍普頓說,“我們雖感激中國政府采取措施穩定股票市場,但其中某些措施並非市場經濟手段,比如強迫個人投資者或公司購買股票,這並不能讓民眾安心”。

報道說,曆史證明大陸對經濟的控制能力毋庸置疑,但控制市場的措施有時會扼殺市場機制,進而導致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改革失去信心。藍普頓說,如果中國政府“不作為”,中國民眾亦會對政府失去信心,所以中國政府目前處在兩難位置。

美國“石英”財經網站:中國非世界經濟引擎股市震蕩怪中國沒道理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報道,中國從來就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要成為這樣一個引擎,你的進口必須多於出口。進口國才是國際市場供應列車的引擎。出口國是貨車,在進口國創造的需求的推動下前進。想想是什麼推動了酒類市場:酒保還是喝酒的人?

報道稱,中國從來就不是買醉的酒徒。對於21世紀初在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開始的狂歡來說,它只是一個酒保。

在這場派對中,最大的酒徒是美國。在酒徒的名單上,美國和一些在派對結束後獲得惡名的國家赫然在列,它們包括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臘。

那些把商品賣給參加派對者的國家包括中國、德國和日本,當其他人在享樂的時候,它們在工作。

報道稱,隨著派對逐漸結束,全世界的酒保看到對它們服務的需求出現了下滑。中國的盈餘——一度是中國經濟自身的引擎,雖然它並不是世界經濟的引擎——正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