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綜述|G20成都會議“號脈”全球經濟 共同應對脫歐衝擊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為期兩天的2016年第三次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成都閉幕。會議聲明指出,經濟下行風險大,金融市場將持續較大波動。今後在密切關注脫歐談判動向的同時,能否通過各國合作來消除前景的不明朗將成為課題。

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與會代表在成都合影。新華社記者李鑫攝

英脫歐成核心議題

據路透社報道,這是英國公投脫歐後首次舉行G20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也是英國新任財政大臣哈蒙德首次與會。會議要求英國與歐盟維持緊密關係,同時警惕英國脫歐引起“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

7月24日,合影結束後,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前左)與世界銀行行長金墉交流。新華社記者李鑫攝

此前據英國《獨立報》網站7月22日報道,英國財政部曾表示,哈蒙德特別希望鞏固英中雙方提出的“黃金時代”理念,同時安撫投資者情緒,告訴他們英國決定脫歐不會影響英中兩國的全球合作關係。哈蒙德表示,英國退歐所引發的不確定因素,將隨著數月后英國明確與歐盟未來關係而消失。

7月2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在發言。新華社記者李鑫攝

英國金融時報網25日刊登文章稱,20國集團承諾使用“所有政策工具”來支持經濟增長,稱它們準備應對英國退歐造成的任何負面衝擊波。將針對保護主義和英國與歐盟的未來關係,以及目前存在不確定性等方面採取措施。

誓言加強經濟增長的包容性

香港《星島日報》25日發表文章表示,在G20的會後聲明指出,全球經濟復蘇雖然持續,但表現較預期疲弱,重申各國將各自及共同使用各種政策工具,包括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改革政策,以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性的增長目標。

路透社有評論指出,在中國成都結束兩日的會議之後,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承諾,決心使用所有政策工具以促進經濟的“包容性”增長,保護開放性的貿易體系。會議公報中指出,“增長成果應在國家內和國家間得到更廣泛的分享以促進包容性。”

7月23日,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在發言。新華社記者李鑫攝

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Jacob Lew)在24日的G20財長會後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全球政治局勢的發展,尤其是英國最近的情況,強化了聚焦於共用式增長的重要性。他表示,增長的好處不僅應體現在企業和投資者利潤方面,還需要體現在勞動階層和中產階級身上。

7月23日,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作開場發言。新華社記者李鑫攝

據埃菲社7月23日報道,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也在會上就當前經濟形勢分析,G20國家需要提高貨幣政策的前瞻性與透明度,他同時呼籲促進國際稅收合作。樓繼偉在出席23日的G20稅收高級別研討會時強調,稅收是促進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手段。G20各國應探討構建公平合理的國際稅收秩序,促進國際稅收協調與合作,為全球經濟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作出更大貢獻。

為對抗經濟不利形勢,G20呼籲各成員國為長期負擔過重的貨幣政策減壓,推出更多旨在提高生產率和促進投資的預算刺激措施和經濟改革舉措。此次研討會系G20中國年“成都站”會議——今年第三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的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