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思 任沁沁)“我願自己的人生像蜜蜂入花叢,只採擷那一點點精華,然後就悄悄離去。”李銀河在自己的微博上寫下了這樣的“採蜜哲學”。
作為當代中國頗有名望的社會學家,李銀河的名字與許多敏感話題聯繫在一起:性學、同性戀、虐戀、生育與村落文化……在人們眼中,李銀河觀點大膽、特立獨行。
16日下午,63歲的李銀河帶著她首部自傳《人間採蜜記》,在北京與媒體和讀者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社會固有印象之外的自己。
“不起眼的瑣事最珍貴”
“其實我是個‘宅女’,一天中上午寫作,下午讀書,晚上看電影。”2012年,李銀河從中國社會科學院退休,隱居鄉間和海濱,把今後的人生交給了看書和寫作,並將自己對社會、愛情、人生及生死等命題的思考記錄到這本《人間採蜜記》中。
李銀河說,五十歲時就有人勸自己寫本自傳,而靦腆害羞的她一直推脫,認為自己並未參與什么重大歷史事件,自然不值得寫。
直到李銀河看到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地利作家埃利亞斯·卡內蒂的自傳《獲救之舌》,才改變了想法,“原來普通人的生活也是可以寫的”。
在很多人眼裏,李銀河的人生仿佛是一場驚世駭俗的傳奇,而由她自己講來,卻平實質樸、從容淡定。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瑣事反而是最珍貴的。”
十歲時與父母的合影、與“工農兵大學”的同學們在校門口的留念、與王小波新婚時宿舍樓下的合照、與現在的伴侶“大俠”及養子壯壯在公園的全家福……李銀河說,這些收錄在書中已有些許泛黃的照片才是她生活的重心。
“採擷人間花叢中最好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裏,出生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人大多歷經苦難、充滿怨氣。然而李銀河不同,即使回憶起在內蒙古兵團高強度的勞動,也依然眉飛色舞,就像一個小女孩講述她春遊的故事。
那些曾經艱苦的日子,在李銀河眼裏卻能從中採擷出蜜來。
“人生不管是痛苦還是快樂,我們都可以在其中採集,就算是苦中也有精華。”李銀河說。
李銀河所說的“精華”,來自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的長篇小說《怎麼辦》,小說的主人公拉赫美托夫便堅持這樣的“精華”原則:讀最好的書,交最好的朋友。
李銀河的採蜜哲學也是從這裡來,採擷人間花叢中最好的,其他的都不必追求。她笑著說:“人在生活特別苦的時候,也不見得就只能哭吧。”
“為女權主義在中國正名”
李銀河說,在中國,有很多人將女權主義看作是一個負面標簽,而女權主義者常常被認為厭惡男性,甚至是與男性為敵的。
“我們應當為女權主義在中國正名。”李銀河說,真正的女權主義是主張男女平等,而男女平等正是中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
對於當下社會中普遍存在“大齡剩女”現象,李銀河認為“剩女”這個稱呼本身就十分不妥。
“我們要尊重一部分女性選擇單身的權利,這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剩下來’的。”李銀河認為,如果選擇單身,那麼就不要受到“剩女”這一類稱呼的打擾,自己一個人也可以快樂地享受豐富多彩的生活。
為女權主義發聲、呼籲同性戀合法化,李銀河是很多人眼裏的“先鋒”。而她的兩段非比尋常的戀愛經歷,也在自傳中坦誠而通透地講述給世人聽。
李銀河在書中回憶與王小波相依的二十年,沒有吵過架、紅過臉,感受到的全是甜蜜和溫暖。現在,李銀河與跨性別伴侶“大俠”及他們的養子過著平靜而幸福的生活。談到愛情,李銀河笑著說自己是從一個蜜罐掉到了另一個蜜罐裏。
兩個小時的時間裏,李銀河在媒體與讀者面前暢所欲言,讓人們看到了褪去公眾賦予的各類標簽,她只是一位謙和溫柔並且內心世界極為豐富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