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默克爾能否繼任德國總理

APD NEWS

text

9月1日,在德國柏林,德國總理默克爾(前中)抵達電視辯論舉行地點。

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前唯一一場電視辯論1日晚在柏林舉行,總理默克爾與反對黨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施泰因布呂克進行了一場面對面的交鋒。

分析人士認為,德國選戰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單從辯論看兩人的表現平分秋色,沒有明顯分出高下。而事實上,默克爾憑藉多年來優異的執政成績幾乎使下任總理之爭失去懸念。

辯論影響有限

這次電視辯論是兩人作為總理候選人進行的唯一一次正面交鋒。德國主要電視臺的4名主持人輪流向兩人提問,主要話題包括最低工資制、稅收政策、幼兒看護政策、養老和醫療保險、能源轉型、希臘救助、“棱鏡門事件以及敘利亞局勢等。據統計,大約1500萬德國選民觀看了這場辯論。

施泰因布呂克在辯論中強調社會應更加公平,他提出一旦勝選將引入每小時8.5歐元的最低工資制度,解決公務員退休金與職工養老金差距擴大問題。默克爾則認為從根本上講,工資應由各行業的僱主和工會決定,她主張在沒有明確制定工資標準的領域引入法定最低工資標準。此外,默克爾認為社民黨計劃對5%的高收入階層增稅的主張會對就業造成威脅。

施泰因布呂克批評默克爾在“棱鏡門事件中沒有履行保護德國利益的就職承諾。而默克爾回應說,她在媒體披露後才獲悉美國對通信數據實施大規模監控的行為,外國情報機構在德國領土必須遵守德國法律。目前重要的是,歐洲應出臺統一的數據保護法律,隨後再推廣到國際層面。

在敘利亞問題上,雙方都表示反對德國參與任何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同時認為動用化學武器是嚴重的犯罪。施泰因布呂克說,美國只有在國際法授權下才可以對敘利亞動武。默克爾表示,德國會在聯合國、歐盟或者北約的框架下提供必要的人道主義幫助。

分析人士認為,雙方辯論中的表現都談不上精彩,90分鐘的辯論沒有分出明顯勝負。《明鏡》週刊網站評論文章說,默克爾表現得軟弱,而施泰因布呂克也沒有比默克爾更好,沒有激烈的辯論和交鋒,缺乏激情。

德國電視一台在辯論結束後公佈的民調數據顯示,49%的受訪者認為施泰因布呂克更加可信,44%的人選擇默克爾;在尚未決定投票取向的選民中,52%的人選擇支持施泰因布呂克,36%的人支持默克爾。但是,電視辯論對選民投票取向的影響有限,只有大約10%的人表示會受電視辯論影響而改變投票方向。

分析人士指出,施泰因布呂克在電視辯論中改變了以往咄咄逼人的風格,這樣的表現為他自己和社民黨贏得了一定分數。因為施泰因布呂克以及他所在的社民黨很清楚,單憑一場電視辯論無法扭轉劣勢。對社民黨來說,當務之急是爭取盡可能多的選票從而在新一屆政府內得到生存空間。

默克爾穩操勝券

眾多德國媒體和觀察家早已為今年的大選定調:可能是1949年以來最“乏味和“無聊的一次。

究其原因,首先各黨派鮮有吸引選民的有號召力的改革主張。默克爾執政8年來成績斐然,德國社會、勞工市場以及經濟政策成熟穩定,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失業率不到7%。在她的領導下,德國2009年成功抵禦了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並在歐元區債務危機中發揮了主導作用。在這樣穩定的形勢下,反對黨在經濟和社會領域提出的具體改革措施缺乏足夠衝擊力,很難令大多數人信服。

其次,超過半數德國民眾對下屆總理人選看法一致。8月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德國人對現政府的滿意度達到史無前例的52%,而民眾對默克爾的滿意度更高達56%。在許多德國人眼中,默克爾少言實幹,可以信賴;反觀施泰因布呂克,他因為多次在公開場合出言不慎,失誤頻頻,成為媒體和大眾調侃的對象,支持率目前只有默克爾的一半左右。

默克爾在選戰中表現平穩。她知道自己的個人支持率遠高於對手,單憑擔任總理8年來的政績,尤其是德國在歐債危機中的表現,就足以確保贏得大選。

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將於9月22日舉行,默克爾領導的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的支持率在民調中也一直遙遙領先於其他各黨派。9月1日公佈的民調結果顯示,聯盟黨支持率為39%,執政夥伴自民黨6%;中左陣營的社民黨和綠黨支持率分別為23%和11%;左翼黨支持率為10%。

德國輿論普遍認為,大選唯一變數僅在於聯盟黨能否如願與自民黨繼續聯手,還是不得不與對手社民黨組成大聯合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