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歐盟委員會25日發佈報告稱,2015年超過2000件危險產品觸發“快速預警系統”,而中國是歐盟危險產品的第一大來源國。
歐盟從2003年開始實施“快速預警系統”,如果在一個國家發現危險產品,則迅速向其他國家通報資訊,以能夠及時採取停止銷售、下架、召回、海關部門拒絕進口等相應措施。該系統覆蓋歐盟28個成員國以及冰島、列支敦士登和挪威,“盯防”的產品類型是非食品產品。歐盟委員會每年會發佈該系統的年度匯總報告。
根據最新發佈的報告,去年共有2072件產品觸發該系統的“預警警報”,其中62%的危險產品來自中國。據法國《回聲報》報導,該系統2003年啟動以來,每年報告的頭號危險品來源都是中國。2015年發佈的報告顯示,前一年有將近2500件商品觸發警報,來自中國的占64%。
歐盟主管司法、消費者權益和性別平等的委員朱洛娃25日在新聞發佈會上稱,“我們目前面臨兩個挑戰:網上購物和預警系統顯示出的中國產品的巨大存在”。朱洛娃同時表示,歐盟自2008年就和中國相關部門交換該系統的資訊。據介紹,中國收到歐盟通告後,會聯繫相關生產商或出口商處理問題。截至目前,中國已經跟進1.15萬項通告,對3748個案例做出補救措施。
歐盟的最新報告稱,玩具和服飾是主要危險產品,分別占27%和17%。產品不合格的首要原因是存在化學風險,其次是可能引發人身傷害。報告還稱,網購為危險產品流通提供了便利,也為管理部門從根源上消除危險產品製造了新障礙。現在65%以上的歐洲人從網上購買過產品,歐洲網購人數10年來增長了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