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知名运动员奥运退赛背后,是严重的体制问题!

text

近日,美国知名体操运动员西蒙·拜尔斯宣布因“精神原因”退出奥运体操全能决赛,这一决定立刻引起了美国舆论的关注,支持她和批评她的声音五花八门,有说她娇气的,有说她有心理创伤的。

但中国舆论目前对这件事只是持吃瓜态度,并没有去深入关注这位美国黑人运动员退赛背后的原因。这或许与中国人不太愿意管别人家的“闲事”有关。

可鉴于我们的这种姿态换来的只是美国媒体在奥运会期间对我们一轮轮的抹黑,或许中国的媒体,应该好好地提醒一下这些抹黑中国的美国媒体记者,美国在拜尔斯退赛这件事上暴露出的那既丑陋又真实的体制问题了。

“我曾经以为每一个孩子都是被收养的”,拜尔斯在几年前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曾这样回忆她的童年时光。

是的,很多中国人乃至不少美国人都不知道的是,如今已经成为美国体育界明星的拜尔斯,其实出生在一个非常凄惨的黑人家庭里。就像很多被枪支暴力、酒精和毒品毒害的美国黑人那样,拜尔斯的生父生母都是瘾君子,根本没有办法去抚养包括拜尔斯在内的四个孩子。

所以拜尔斯在2岁到5岁时一度只能在福利院度过,这段经历也让当时年幼的她误以为所有的美国黑人孩子,都是“被收养”的。

直到拜尔斯的外公外婆收养了她,她才脱离了这一苦海,并从此走上了竞技体育的道路——这也是美国黑人为了寻求出路,打破阶级固化,改变自身命运,而最常选择的道路。

(图为拜尔斯和收养她的外公外婆)

但并不是每一个美国黑人,都像拜尔斯这么“幸运”。

比如,根据美国VOX新闻网的报道,在美国的福利院有大量的黑人儿童从小到大都一直找不到愿意收养他们的家庭,只得一直待在福利院里,然后就这么长大成人,成为了一个个“美国孤儿”。

又比如,虽然竞技体育让拜尔斯成为了美国体育界的明星,而且是美国体操界罕见的黑人运动员,但她同样是幸运的少数人。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去年引起全美国黑人暴动的那个被美国白人警察跪杀的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他在年轻时就曾希望通过竞技体育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希望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或橄榄球手。可美国黑人长期面对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还有那些普遍困扰黑人青年成长的家庭和社会因素,都令他最终没有在这条路上找到逃离“美国黑人式命运”的车票。

他最终成为了像拜尔斯父母那样的人,成为了一个被毒品和暴力问题困扰的“典型美国黑人”,就连他被白人警察杀害的这一悲剧,他的“不能呼吸”,都是那么的“典型”。

另一方面,即便拜尔斯幸运的逃离了美国的福利院系统,通过竞技体育出人头地了,她仍然逃不过美国那根深蒂固的、系统性的种族主义的伤害。

一个最近的例子是,去年美国《Vogue》(时尚)杂志曾经把拜尔斯用作了自己一期杂志的封面,但这期封面却很快引起了许多美国黑人的抗议,因为给拜尔斯拍摄照片的白人摄影师,并不懂得怎么给黑人打光,导致拜尔斯的照片呈现出来后颜色非常的昏暗。

而这连锁暴露出来的另一个种族主义问题是,美国的时尚圈里很少有黑人摄影师,绝大多数摄影师都是白人,他们自然不会像黑人那么了解黑人。

同时,拜尔斯还是震惊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美国体操队队医拉里·纳塞尔(LarryNassar)性侵案的受害者之一。在这起时间跨度长达20多年的性侵案里,指控纳赛尔侵害自己的美国体操运动员人数竟多达265人,其中有的人被性侵时还是儿童!

因此,在她在本届奥运会上因“精神原因”选择退出女子全能赛的比赛后,有美国媒体就怀疑这段经历或许是导致她这么做的原因之一。

可虽然美国有不少人同情和支持她的选择,认为这件事是美国对不起她,让为了体操和美国的金牌而牺牲了很多的她伤心了,但也有相当比例的美国人认为她软弱无能,在她退赛后对她发动了网暴。

根据美国《国会山》报的报道,那些一直在否认美国存在种族主义问题的美国保守派媒体人,就攻击她“矫情”,“容不下批评”,“自私”、“幼稚”、是“国家的耻辱”。

这也再次展现了美国的种族主义问题有多么顽固和丑恶。

但就像耿直哥前面介绍的那样,这还只是一个黑人“幸运儿”的遭遇。对于更多更多寻常的美国黑人家庭来说,他们的子女恐怕只会面临比她还艰难的命运。

否则,美国去年也不会因为一个弗洛伊德的死,就瞬间引爆了全国黑人的不满了。

最后,美国《纽约时报》在今天刊登了一篇借奥运会攻击中国的文章,称中国为了金牌“不惜代价”,拼命在西方并不怎么投入的项目领域拼命砸钱,却不是发展全民体育,把来自贫困地区的孩子打造成一个个奖牌机器,却剥夺了他们受教育以及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举重等冷门项目选手退役后的下场还极为凄惨。

或许,撰写这篇文章的汉娜·碧池(Hannah Beech)女士,应该在拿着旧黄历脑补中国前,先好好认识认识今天的中国,认识认识她口中的这些“奖牌机器人”,再去想想为什么弗洛伊德会死在2020年,为什么拜尔斯会在东京奥运会上因为“精神原因”退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