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剛剛結束的韓國之行中,雙方領導人表示將推動中韓自貿協定早日生效,而不少企業已經開始憧憬協定可能帶來的政策紅利。
韓國工程裝備生產企業鬥山集團1994年就進入中國,見證了中韓建交後雙邊經貿合作的歷史。今年6月1日中韓自貿協定簽署後,位於山東煙臺的鬥山集團中國公司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鬥山(中國)工程機械總經理樸讚赫說:“在協定框架下,我們從韓國進口的一些主要性能部件的關稅將會降低,這將壓低企業生產能本,增加我們挖掘機的競爭力。”
中韓自貿協定是中國迄今為止對外簽署的覆蓋議題範圍最廣、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的自貿協定。協定生效後,中國將在最長20年內實現零關稅的產品達到稅目的91%;韓國零關稅產品達到稅目的92%。雙邊貿易幾乎跨入“零關稅時代”。
樸讚赫預測,得益於中韓自貿協定,鬥山將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業務,擴大對東南亞、中亞地區的出口。
他說:“鬥山集團的目標是2020年努力進入全球工程機械前三,而中國將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主陣地。”
韓國現代汽車集團也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今年7月,現代汽車斥資2.9億美元建設的研發中心已在煙臺試運行。
這是現代汽車除韓國研發總部外,唯一一個面向全球的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該中心兼具設計、研發、綜合實驗、環境測試等功能,年營業額預計達1億美元。今後,大量現代新能源汽車將從這裡駛向世界。
煙臺市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王林表示,現代汽車研發中心落戶煙臺的背後,是中韓企業合作不斷優化升級。韓資企業從最初的勞動密集型,逐步向機械、電子等現代製造轉身,再向現代服務業拓展。
王林說:“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後,韓國大企業面向國內重點地區和高附加值產業的投資力度估計將進一步加大。”
更加緊密的經貿關係不僅有利於韓國企業,也將讓中國企業賺得盆滿缽滿。
中國服裝出口企業威海迪尚集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詩哲說,中韓自貿協定生效後,產品價格降低了,市場競爭力就會上去。他說:“據內部測算,我們在韓國市場將實現至少50%的增長,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由於兩國發展階段及資源、市場、技術、管理等稟賦的差異,中韓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不同位置,存在較強的經濟互補性,雙邊合作空間巨大。
山東大學韓國學院院長牛林傑認為,產業融合將會是中韓經貿合作帶給中國企業的最大紅利。中國企業將有機會更廣泛參與國際分工,加快與國際接軌。
自1992年建交以來,中韓雙邊貿易額以年均21%的增速迅猛發展。目前,中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韓國是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2014年,中韓雙邊貿易額接近3000億美元,比建交時增長約60倍。
“當前,中韓友好合作關係正處在歷史上最好時期。”李克強訪韓期間高度評價兩國關係。他建議,面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的嚴峻挑戰,兩國更應深化合作、攜手應對,實現更高水準的互利共贏。
出訪期間,李克強與韓國總統樸槿惠就鞏固政治互信、深化經貿人文合作達成諸多共識。雙方簽署了一系列涉及經貿、投資、工業、金融等領域的合作協議。
樸槿惠表示,韓方承諾將加快自貿協定批准程序,使之早日生效,惠及兩國人民。
李克強指出,中韓自貿協定正式簽署是雙方經貿關係的里程碑。他說:“預計兩國間將形成一個低關稅、規模約12萬億美元的共同市場,這必將為中韓企業創造更多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