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借鑒韓國“漢江奇跡”經驗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

text

新華社武漢7月12日電

題:中國借鑒韓國“漢江奇跡”經驗打造漢江流域中心城市

新華社記者

喻珮

韓國“漢江奇跡”對於中國是否有借鑒意義?中韓環境治理合作有哪些新契機?……近日,近百名中韓代表聚會武漢參加第三屆促進鄂韓合作研討會,就依託“漢江奇跡”創建漢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言獻策。

近年來,隨著漢江流域經濟的崛起,中國依託漢江構建流域中心城市的步伐明顯加快。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中國組組長崔弼珠敏銳地觀察到了這一點。

他介紹說,國家制定的智慧城市示範城市中湖北省就佔6個,包括追求光通信網等尖端技術的武漢,在治安、醫療、水利領域追求構建智慧城市系統的襄陽市以及設計綜合服務中心的宜昌市等。

中韓專家學者一致認為,中韓兩地的漢江流域雖所屬地位不同,但是中國漢江有望借鑒韓國“漢江奇跡”的成功經驗,在智慧城市、經濟發展、環境保護、文化產業合作等諸多領域創新,大力發展以漢江流域為中心的城市建設。

7月初,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發表演講時說,當前,中國人民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韓國人民也在致力於開創“國民幸福時代”、創造“第二漢江奇跡”的韓國夢。這種發展的交匯為中韓兩國加強合作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中國的漢江是長江最大支流,全長1577公里,流域面積15.9萬平方公里,涉及陜、甘、川、渝、豫、鄂六省市的20個地區、78個縣,在歷史上與長江、黃河、淮河並稱為“江河淮漢”。漢江上游是中國重要的生態保護區和水源涵養地,漢江下游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

韓國漢江是流經韓國首都首爾的大江,長514公里,流域面積3.4萬平方公里。其上游水力資源豐富,建有水電站;下游平原廣闊,是重要的農業區。20世紀70年代後,韓國圍繞漢江大力發展經濟,快速崛起。2013年,韓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340億美元,雄踞世界第14位。

“‘漢江奇跡’彰顯韓國經濟騰飛的過程,而這一漢江開發乃至國土開發的總閥門是其中心城市的建設——首爾。”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指出,在武漢,鄂韓雙方交流有直航的便利,並且韓國在武漢設有總領事館,這為兩地進一步加深合作,以及在中國發展以武漢為中心的漢江流域城市建設開創了先機。

2013年在韓國濟州島舉行的第二屆KIEP—HASS研討會上,有關專家就指出,武漢市是中國國內發展智慧城市建設走在前列的城市之一,預計到2020年武漢的城市建設總投資額可以達到817億元。

而智慧城市的概念恰與韓國“U-City”新概念城市的理念相契合。崔弼珠告訴記者,為了減少首都圈過密,同時促進地方經濟活躍來發展新的增長動力,U-City通過靈活應用尖端IT技術等,為包括首都圈及以外的釜山、蔚山、巨濟等城市無時無刻提供智能服務。

“武漢是中國政府積極推進的智慧城市,儘管鄂韓兩地關注的城市建設的立足點不同,但是其追求智慧城市的目標一致,即實現更高效、更貼近民意、更綠色環保的城市目標。”崔弼珠說。

在經濟領域,韓國一直堅持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戰略。而中國的漢江流域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區域市場相對較狹小和閉塞,對區域經濟發展支撐力度相對較小。

秦尊文說:“我們開發漢江流域,除了鼓勵企業紮根本地區外,還要鼓勵企業積極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競爭,通過外部市場的需求,帶動經濟發展。”

在環境治理方面,韓國人把漢江潔凈的江水比喻成“民族的乳汁”,將漢江流域視為韓國的生態樂園。早在上世紀70年代,韓國便對漢江的水利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據韓方代表介紹,漢江兩岸12座各具特色的公園現設有165名環境監督警察,日夜執法。漢江流域的植物種類由前十年的580種增加到目前的748種。

“我們也需依法治江,搞好漢江流域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秦尊文建議,除了嚴格控制工業污染排放,實現農業清潔生產,中國漢江流域尤須加強湖北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地區植被恢復,增強森林的水源涵養與土壤保持能力,長期確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達標。

與會韓方代表表示,未來十年,無論世界和中國的經濟形勢如何,湖北疊加的發展機遇和優勢,都將明顯優於中部其他地區。雙方需在互利共贏的原則上真誠互信,鄂韓的產業合作有望取得更大成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