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警惕糧食安全隱憂

APD NEWS

text

儘管60多年來實現了第二個產量“九連增,於2012年達到創歷史紀錄的5.9億噸,但是糧食進口量亦激增的中國,對糧食安全隱憂依然保持高度警惕。

糧食安全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長期的重大戰略問題。中國週四發佈的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中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任務艱巨。

文件說,中國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劇,農產品需求總量剛性增長、消費結構快速升級,農業對外依存度明顯提高。中國耕地資源佔世界的7%,淡水資源佔世界的6%,人口卻佔世界的20%。

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2012年,中國穀物進口量比上年飆升了156%,達1398萬噸,約佔國際貿易量的5%。其中,玉米進口增幅逼近3倍;大米凈進口增幅逾2倍;小麥進口增長近1倍。

另外,2012年中國大豆進口量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達5838萬噸,增幅達11.2%,相當於國際貿易量的60%,中國國內自給率僅為20%。

2012年,中國幾乎所有大宗農產品都存在從國際市場進口的狀況,同時,進口數量也幾乎都出現了較快增長。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說:“中國2012年穀物進口量激增主要存在著國際國內兩個方面因素。

一方面,中國人的飲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肉蛋奶需求大量增加,需要大量進口穀物進行生產轉化;另一方面,國際市場穀物價格相對低廉,尚有條件支撐中國的食物升級。

在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在短短的20年內,動物性食品消費增幅如此之大。僅以肉類消費為例,中國人均年消費量已接近50公斤。

中國國內穀物消費量去年約為5.2億噸,穀物進口量佔其比例為2.7%,這意味著中國的糧食自給率超過97%。僅以這個比例衡量,中國糧食供給狀況仍處於高度安全水準。

根據中國政府發表的《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中國的糧食自給率不低於95%,凈進口量不超過國內消費量的5%。

不過,農業問題專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說,如果將大豆納入糧食範疇,那麼中國的糧食自給率已經跌破90%。

大豆能否列入糧食統計範疇,能否列入95%的糧食自給率紅線,在中國的學術界和糧食界一直存在爭議。

到2020年,中國糧食年消費量可能突破6.5億噸,這意味著中國的糧食產量必須繼續保持增長。然而,不斷推進的城鎮化又會加劇中國的糧食生產和供應緊張。

快速推進的城鎮化將不可避免地佔用大量農田,中國18億畝耕地紅線的堅守難度會越來越大。

2012年,中國的城鎮化率歷史性地超過了50%。今後,其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就會有1300萬農村人口轉移進城,而其飲食結構、消費結構逐步與城鎮居民趨同,更將給農產品供給持續增加壓力。

另外,在農業現代化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的情況下,農村勞動力的流失也會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小的困擾。

據中國科學院的一項研究估算,相較農村居民,城鎮居民蔬菜消費量高出28%、植物油高出24%、肉類高出51%、禽類高出136%、水產品消費高出200%以上。這些都需要大量的糧食進行生產轉化。

由於國際貿易市場上的糧食供給量是相對穩定的,因此,隨著中國進口需求的快速增長,糧食價格的上漲將是不可避免的,加之一些主要糧食出口國難以預知的天氣和政策變化,未來中國的糧食進口將會受到越來越大的約束。

最近幾年間,由於嚴重自然災害,就曾發生美國和俄羅斯等主要糧食出口國大幅削減甚至暫停主要糧食品種出口的現象。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說:“面對未來的糧食供需壓力,如何更快提高主要農產品自給能力是個攻堅問題,中國需要持續敲響糧食安全的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