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難原因待明 普京下步怎麼走

新華國際

text

【亞太日報訊】據新華國際報道,俄羅斯客機在埃及西奈半島墜毀,這起不同尋常空難背後的政治角力給錯綜複雜的中東局勢增添了新變數。

墜機發生逾10天,原因仍待確定。從大國博弈的角度如何看美俄立場?空難會對俄總統普京的敘利亞政策產生什麼影響?普京下一步會怎麼走?新華國際客戶端為您解讀。

各執一詞

10月31日,當這架俄羅斯客機剛剛爬升至9000米巡航高度時,突然急劇下降,墜毀在埃及西奈半島,機上224人全部遇難,其中多數為俄羅斯公民。

“伊斯蘭國”西奈半島分支隨後聲稱對空難負責。空難發生時,俄羅斯正對敘利亞境內的極端組織展開大規模空襲,所以一些人就把二者聯系起來,有了“炸彈說”的揣測。有觀點認為,安全狀況不佳的西奈半島,給了“伊斯蘭國”報複俄羅斯提供了機會。

空難發生後,西方和俄羅斯對空難調查的態度有所不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試圖為事件定性,頻繁曬情報指客機墜毀極可能是極端組織在機上放置炸彈造成。而主導空難調查的埃及,以及當事方俄羅斯則強調空難原因尚不明確。

俄總統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此前特別強調:空難與俄羅斯出兵敘利亞是“兩碼事”,不應對失事原因進行無端猜測。

美俄博弈

從大國博弈角度看,在俄羅斯大舉介入敘利亞危機,與美國爭奪敘利亞局勢主導權的背景下,對這起空難的兩種態度各有考慮。

分析人士認為,西方國家定性空難傾向“恐襲說”,希望藉此給俄羅斯制造恐慌氣氛,利用民意給普京的敘利亞反恐政策施壓,進而限牽制俄羅斯在敘利亞介入的力度。

俄羅斯方面則不願將空難與“伊斯蘭國”相聯系。在俄羅斯看來,西方國家大肆宣揚空難“炸彈說”,也是其對俄輿論戰的一種。

埃及采取了與俄方相似的口徑。埃及擔心空難損害埃及國際形象,給旅遊業蒙上陰影。針對“伊斯蘭國”西奈半島分支宣稱制造了這起空難,埃及總統塞西回應說,“伊斯蘭國”“無中生有”的做法是在給自己做宣傳。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默之後,普京6日召集強力部門官員召開聯邦安全會議,隨後便宣布暫停往來埃及的所有俄航班,並表示將撤回當地近8萬名俄遊客。

聯邦安全會議是俄羅斯最高安全決策機構,有觀點認為,在這次會議上,俄羅斯高層很可能已經對空難的性質形成內部共識,從而做出從埃及撤回遊客的決定。而至於下一步策略,俄方或許已經有所准備。

下步咋走

眼下,俄官方依舊沒有就客機失事原因明確表態。俄羅斯媒體11日援引俄總統辦公廳主任謝爾蓋·伊萬諾夫的話報道,恐怖襲擊只是俄客機埃及空難原因的多種可能性之一,現在就確定是恐怖襲擊還為時過早。

俄總理梅德韋傑夫9日在回答記者關於從埃及撤離俄遊客的問題時表示,政府適時作出這一決定是考慮到空難原因仍在調查中,恐襲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如果空難原因確定為恐襲,俄羅斯或可能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引發民眾恐慌情緒,或令普京的敘利亞政策承受壓力;二是以此次墜機為例,極端組織可能對俄發動類似襲擊。如何應對這兩大挑戰,決定了俄羅斯能否在與美國的博弈中占據上風。當然,這種情形現在還只是一種假設。

此前,俄突然對敘極端組織發動空襲的行動讓美國措手不及,同時讓俄羅斯在敘利亞危機中占得了主動權。若空難確因恐襲所致,如果普京為了安撫恐慌情緒,保守地減小敘利亞危機幹預力度,將喪失得來不易的優勢。

不過,有觀點認為,以普京高達89.9%的支持率,他可用的策略有很多,並不需要為了安撫民眾而在海外收縮戰線。

普京支持率最新一輪的高漲正是始於去年3月,西方啟動對俄制裁之時。外部威脅越大,民眾越信任普京,因此普京並不需要擔心自己的支持率。10月以來,俄羅斯反恐成效顯著,安全部門接連挫敗恐怖襲擊,這更是給了國內民眾信心和安全感。

專家認為,普京是個性鮮明的強勢領導人,依他的個性,無論空難原因如何定性,俄羅斯不僅不會收縮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反而可能進一步擴大部署,增大在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的力度,直至取得階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