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函谷關申遺:見證中國文保理念新變遷

text

新華社鄭州6月7日電(記者苑蘇文

桂娟)經歷6年的發掘和修繕,中國絲綢之路的起點關隘之一,隱藏在山谷裏的河南省新安縣漢函谷關終於重現“天險”真顏。

然而,漢函谷關最珍貴的部分——從西漢建關起就一直保留至今的望氣臺、雞鳴臺兩個闕臺,展現在世人眼前的卻是兩個長滿雜草的土包。

“如何兼顧文物保護和展示一直是世界性的難題,科學的保護理念就是發掘之後掩埋起來,保持歷史賦予它的樣子。”河南省文物局官員申麗霞這樣解釋“土包”的由來。

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漢函谷關是中國歷史上建置較早、具有重要軍事作用的雄關要塞之一。東漢時,王朝遷都洛陽,漢函谷關成為當時保衛京師的八關之首,同時也是西域各國與洛陽經由“絲綢之路”互相交流的必經關隘。

漢函谷關現存的主體建築關樓為1923年重修後的遺留,而關樓兩側的闕臺——雞鳴臺和望氣臺卻從西漢時期保留至今,是函谷關最具歷史價值的部分。

為配合函谷關遺址保護規劃的制定和絲綢之路申遺工作,文物部門對此進行考古調查、發掘和保護。

“中國社科院文物專家來考察的時候,說這兩個闕臺比金子還珍貴。”新安縣文物局副局長丁會生說,“考古發掘結束後,專家特地用粘土混合糯米將闕臺重新掩蓋。”

隨著城鎮化進程在中國加速,文物保護部門卻更加偏重與“開發”相悖的“修舊如舊”理念。

漢函谷關附近飛馳的“南北大通路”隴海鐵路與301國道見證了中國快速發展帶來的輝煌,而如今讓丁會生更加唸唸不忘的,是幾十年前修建公路時拆除的西漢烽火臺。

丁會生透露,2008年之前,漢函谷關遺址上有一個100餘戶的窯洞村落和5家工廠。為了保護遺址,直到去年底當地政府才將居民與工廠全部搬離。

“拆遷一直是遺址保護的老大難問題,從先期的宣傳動員,到後來決定補助數額和移居地,都需要挨家挨戶做工作。”丁會生說。

為了安置這些村民,當地政府修建了嶄新的居民樓小區,而村民對保護遺址的理由也給予了理解。“村民也熱愛遺址,這是他們老祖宗的東西,感到很驕傲。”丁會生說。

據考證,作為西漢時期都城洛陽與西域連通的第一道關隘,漢函谷關曾擁有“會萬國之玉帛,徠百蠻之貢琛。蓋紛其雲合,車馬動而雷奔”的盛況,是絲綢之路重要見證。

文物部門對漢函谷關進行考古發掘發現,漢函谷關不僅僅是一個關隘,還是一處由關城、道路、障塞、烽燧等組成的複雜的關防體系。此次考古發掘入選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

2008年,漢函谷關入選絲綢之路跨國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申遺結果將在今年6月底揭曉。兩座保存完好的西漢闕臺是漢函谷關申遺的“主角”。

“申遺能夠促進當地政府對文物的保護,還改善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具有很高的社會效益。”申麗霞說,“在申遺項目的促進下,如今的漢函谷關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當地政府計劃在漢函谷關遺址上建設居民活動的遺址公園,如今遺址周邊已劃立了核心區和緩衝區,限制開發,對周邊居民樓外貌也進行了改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