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搭中国发展机会, 往者不可谏 来者不思追

亚太日报

text

作者 陈言

一位在中国工作过十余年的日本朋友,前一段回到北京,遍访旧友时,有一个问题是他反复被问到的:“那时在北京买房了吗?”

按常理,企业员工到北京工作大都是两年到三年就轮换一次。来北京的日企职员大都是结了婚的人,带夫人来北京的不在少数。以日本企业员工的习惯,在一个地方只工作两、三年,不可能在当地买房子。

那位在中国工作了十几年的朋友,虽然也知道自己会不断来中国工作,但不会是一直在北京常驻,他会不断地在上海、天津、北京等地调动。公司给包租的公寓条件相当的好,这更让他无需购房。

“公司里开车的司机,如今已早早退休回家。拆迁让他有了几套房子,没有必要在企业接着干了。”这位日本朋友感叹北京的变化太大。

“那时在北京买房了吗?”话里带话。十几年前,这位日本朋友一两年的工资大致就能在北京很繁华的地段买一套豪宅,如果那时买了房,现在卖出去,赚得收益大概和他在日本企业十几年的工资总额差不了多少。但是以日本企业现有的制度,不可能鼓励员工在中国购买住房,也不可能让员工在中国一个地方工作十年或者二十年。

在这样的制度下,员工一方面要预测中国市场会发生何种变化,大都知道中国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期,经济会迅速膨胀起来,但另一方面不会将自己个人利益和中国未来的发展联系起来。

日本稍微有些岁数的人大概能预测到中国房地产在某个时间段会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那样膨胀起来,但几乎无人在这方面投资(或者投机)。

和朋友聊天的话题开始转向预测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谈到日本媒体时不时集中报道的“中国崩溃论”,特别是日本经济新闻社2015年出版的《中国泡沫崩溃》一书已经连续增印数次,按说到了2017年中国经济早已经崩盘,但却依旧顽强,发展势头竟然比2015年、16年好了许多等等。

朋友笑了,一个劲地摇头。“日本媒体那些话,你也信?”开始质疑笔者的判断能力了。

“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开始减弱,这是我们在日本看得很清楚的,但总量的增加能力并未减少;从GDP发展速度上看,中国也比日美要快很多。当然中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不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美国经济中的问题解决起来会比中国要容易。”朋友说。

如果按IMF给出的数字看世界各国的经济,人们会发现美国从2016年的18万5691亿美元增加到17年的19万4171亿美元,增加4.56%(新增财富8480亿美元);同一时期中国从11万2181亿美元增加到了11万7953亿美元,增幅为5.14%(新增财富5771亿美元),而日本则从4万9386亿美元减少到了4万8412亿美元(-1.97%,新增财富减少974亿美元)。从2016年到2017年,GDP将减少的国家还有英国等国,并非日本一国。

世界主要商业机会在哪里?毋庸置疑首先是美国,其次是中国。美国因为总统人事变更,这两年可能有些乱,商业环境比较优渥的该是中国。这点不用多说什么,明眼人都看的出来。

但是,从朋友的语气里听得出来,安倍内阁无意和中国握手言和,舆论在营造中国崩溃论,如果中国没有崩溃的话,那就让中国威胁论出场。通过岛争问题、南海问题等直接、间接炒作中国威胁论。

日本唯一缺少了“中国机会论”,在明知中国有几年到十几年中速发展速度,市场机会巨大的情况下,通过炒作一些无解的争论话题,让日本渐渐失去借用中国经济发展的时期,失去了从失落中挣脱出来的机会。

这大概是日本政治制度造成的。如果没有“中国崩溃论”或者“中国威胁论”,日本政治就少了对抗的目标。 “中国崩溃论”该是安倍内阁的某种期待,也只有中国崩溃了,才能显现安倍政治的安定与稳固。没有崩溃则需要用另外一个说法,这给了“中国威胁论”出场机会。

子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少日本朋友没有用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给自己谋点福利,过去的已经彻底过去了。安倍内阁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搞对抗,这让日本在彻底失去借势中国经济发展,从失落中挣脱出来的机会,实在太可惜了。

和朋友深聊的结果,觉得今天的日本已经愈发“来者不思追”。感叹一声后,与朋友告别离去。


作者陈言,系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

(来源:“知日大咖”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