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大凉山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精准施策破贫穷“困局”

中国新闻网

text

吉好也求一家在新居外合影。 刘忠俊 摄

中新网成都5月19日电(岳依桐 汤雁)“如今村民外出工作、做生意十分方便,运输物品再也不用肩挑背扛,步行翻山越岭。”近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村支部书记吉列子日表示,自2019年12月31日打通对外通道后,村子正变得越来越热闹,最后一公里通村公路也在修建中,预计今年6月前正式通车。

阿布洛哈村的变化只是凉山彝族自治州脱贫攻坚成效的缩影。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的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思想观念、复杂的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造成了凉山地区的深度贫困。

图为阿布洛哈村峡谷摆渡车。 张浪 摄

脱贫攻坚以来,凉山州已累计实现1772个贫困村退出、80.1万贫困人口脱贫。2020年,凉山州吹响脱贫攻坚总攻的号角,将“打通”摆脱贫困的“最后一公里”,全面完成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300个贫困村退出、17.8万名贫困群众脱贫的任务。这片广袤的土地正焕发出全新的生机。

再过两三个月,金阳县的“明星作物”青花椒就将成熟。届时,客商用于收购的卡车将顺着公路把青花椒运到中国各地,其中部分还将出口至韩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十几年前,司机们从凉山州州府西昌到金阳都常常耗费12个小时,有时还得在山中过夜,鲜有外地客商到金阳收购农产品。

上世纪50年代初仅靠3条马帮驿道与外界相连的金阳,是凉山州交通建设条件最困难的县之一。受地理条件等因素制约,改善当地交通状况“难上加难”。“生活物资进不来,农副产品出不去”曾是当地的真实写照,交通条件的改善为当地孕育出致富机遇,成为民众脱贫的“金钥匙”。

图为盐源县卫城镇大窝村居民的花椒喜获丰收。 曾成绪 摄

“以前路不好,农作物只能靠人背出去卖,一次也背不了多少,大家基本就种些土豆、玉米自己吃。”红联乡沙马村村民李代秀告诉记者,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家一年仅有两三千元收入。而如今李代秀家承包了30亩花椒地,每年能赚10余万元,“路好了,东西不愁卖”。

金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卢金贵介绍,经历过凿石开道、炸山修路的艰辛,1961年金阳第一条公路昭金公路建成通车,目前金阳全县公路里程达1564.674公里,道路通达连接各个村寨。正在修建的宜攀高速、西昭高速途经该县,估算总投资3.4亿元的金阳河特大桥也正在建设当中。

“要致富,先修路”。自脱贫攻坚以来,凉山打响“交通大会战”。2019年初,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凉山州2019—2020年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推进方案的通知》指出,2019年至2020年,四川将投入420亿元用于凉山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助大凉山“天堑变通途”。目前,凉山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2万公里,乡镇、建制村通畅率均为100%。州府西昌通往各县的主干道全部改造完毕,县乡道得到提升。

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一度严重滞后。2000年起,四川先后出台多项政策,通过大小凉山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等举措,在民族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丰富教育体系,以教育为“桥”,打破贫困“壁垒”,助民族地区学生“飞更高”。

航拍凉山彝家新村。 冷文浩 摄

作为走出大凉山的大学生、今年28岁的阿史殷菊从成都师范学院毕业后选择回乡教书,成为金阳县红联乡中心校的一名老师。看着窗明几净的教室、宽敞整洁的操场,这位彝族姑娘不由得感慨,“学校里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我读书时条件没这么好,一个班也就二三十个学生,现在我教的班的学生把教室坐得满满当当”。

不断夯实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凉山教育发展打好了“地基”。2012年以来,凉山州累计投入办学条件改善资金86.3亿元。截至2018年底,凉山州共有各类学校1572所。目前,凉山州在校学生达到117.83万人。凉山州级财政还投入20亿元实施“一村一幼”“一乡一园”工程,修建348所乡镇幼儿园,大力开展“学前学会普通话”。目前凉山有“一村一幼”村级幼教点3117个。

凉山州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农牧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条件。以前受交通条件等限制,当地产业发展十分困难。随着脱贫攻坚的持续深入,凉山州产业发展条件愈发完善。近年来,凉山持续发力,破解产业发展之困,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出为脱贫致富不断“造血”的“凉山密码”,助民众持续增收。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凉山州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来,凉山州新建了5个省级培育园区,95个州县级园区,通过土地租金、园区务工、入股园区建设分股金等方式,辐射带动了7.64万人实现了脱贫,帮助10.3万人实现增收。

计划总投资3.25亿元的昭觉县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第一期于2019年4月投产,截至目前共销售各类蔬果60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1800余万元。产业园全面建成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1.2亿元,销售利润5000万元,带动1500户贫困户增收。

该产业园负责人赵继飞说,利用科技手段,土地亩产值从过去约2000元增至3万余元。“种植效率提高带动经济收入增长,同时还能改变民众观念,让他们逐步参与到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中来,实现长期增收。”

“娃娃亲”、高彩礼、爱攀比等陈规陋习曾让彝族民众面临“看不见的贫困”。婚丧嫁娶时,杀几十头牛“充场面”的情况比比皆是,哪怕到处借钱也要“充面子”,办一场婚事可能会掏空家底,甚至因此负债累累,使得脱贫致富“开倒车”。随着精神脱贫的不断深入,文明新风已经吹遍大凉山。

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在大女儿吉好有作小时候便为她定下了一门“娃娃亲”,十几年前,这种定亲的行为在当地十分寻常。但去年,吉好也求主动联系对方,为吉好有作解除了“娃娃亲”,让女儿安心学习。“以前的想法太不成熟了,现在观念都进步了,女儿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另一半。我的孩子们只需要好好读书,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