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如何避免心理疾病

未知

text

  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七条这样表述了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一时之间,网友们争论四起,大部分网友认为,发自内心关爱父母比法律约束更实际。而“空巢老人问题中最引起关注的是老人心理问题,长时间孤独的生活状态,使得很多“空巢老人都出现孤独、寂寞、空虚、忧郁等心理疾病,日常生活也受到很大影响。“空巢老人如何避免心理疾病?出现心理问题时如何自我调节?记者为此采访了心理学专家作答。

  儿女们要多打电话与老人聊天

  “对于老年人来说,内心时常出现强烈的无助感和孤独感,这是无法避免的,但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正确疏导,很容易演变成为一系列严重的心理疾病。近日,三亚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师咸卿说。

  师咸卿说,“空巢老人之所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原因有两个,一个主要原因是社会支持系统的瓦解。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自理能力越来越差,而这个时候,儿女要都离开自己,生活上的突然改变会触动老人心理,所以容易出现问题;二是老年人面对事情的自我调整能力下降,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应急能力不足,容易被一些小事情困扰。

  要避免“空巢老人出现心理疾病,首先要保持一个好的支持系统,“比如子女要经常打打电话,聊聊天;还可以给老人经常寄礼物,时常让他们感觉到来自子女的关心与温暖;当老人生活中有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子女要回到家里帮助解决;如果离老人不是很远,周末尽量抽时间回家,帮忙做做家务,让老人们保持愉悦的心情。师咸卿建议。

  “建议儿女们在离开家后轮流给老人打电话,不仅仅是象征性地问候几句,而是要用心和老年人聊天,说说自己日常的工作情况,听老人说说他们想说的话,通过打电话让老年人把孤单的情绪释放出来。师咸卿说,老年人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适当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可以去老年活动室、公园、户外等地走动。

  “空巢老人要学会自我调节

  老年人自己也需要调整心态,子女离开意味着他们要在社会上独立生存。作为父母,要为孩子们高兴,支持孩子的事业,不能一味地沉浸在抑郁的情绪中。“空巢老人如何自我调节,师咸卿认为:

  首先,心理调节法。天下没有不散的团聚,作为“空巢老人,在团圆氛围散去后,要能迅速回归到以前的生活状态中。放宽心态,对于子女外出打拼,要充分理解,要把自己的留守,看成是对子女工作的支持。

  其次,调节好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充沛的精力,对于失眠超过两周的老人,要遵医嘱进行调节,确保睡眠质量。

  第三,扩大社交范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有事要多帮忙,建议老年人多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生活接触面,冲淡孤独、悲观、烦躁等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