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自貿區論壇完美收官 四大自貿區首度聚首深圳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2015年5月8日,由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主辦、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管委會和亞太日報承辦的“2015年自貿區論壇”在深圳蛇口希爾頓南海酒店開幕。

本次論壇主題定為“金融、投資和貿易便利化”。來自中央部委、各地自貿區的管理者、研究者以及資深專家、商界人士將就實操性問題和前瞻性戰略進行充分探討分析,為“自貿區2.0時代”提供決策和投資參考。

這是目前國內規格最高、參會群體最廣泛的自貿區論壇,也是四大自貿區首度齊聚,共同探討自貿區戰略。參會嘉賓有來自發改委、海關總署、外匯管理局等多部門的專家,有四大自貿區代表,也有馬蔚華等知名企業界人士。世界自由貿易區協會主席格蘭姆馬瑟(GrahamMather)應邀參會演講。此外,不少國內其他城市也慕名前來參會,其中欽州等城市正在為第三批自貿區備戰。

本次論壇開幕前一天,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周伯華與格蘭姆馬瑟等一行30餘人先行前往廣東自貿區蛇口前海片區進行了參觀調研。周伯華調研後認為,自貿區戰略與以往經濟開發區建設大不相同,是理念全新的產業集聚區、創意創新區。

世界自貿區協會主席馬瑟認為,雖然滬粵津閩四地均地處沿海,但“外貿體量並非唯一的重要因素,政府職能轉變、投融資環境、人才等都是政府在做頂層設計時需要考慮的。”

論壇當天上午將有包括馬瑟、馬蔚華在內的9位重量級專家進行主題演講,下午將進行“自貿區面對面”和“金融與貿易便利化”兩場互動交流為主的分論壇。

此次“2015年自貿區論壇”主打“務實”牌,所有探討均在一天內完成。正積極備戰第三批自貿區申請的廣西欽州市市長唐琮沅親率24人團隊到論壇取經。而本次論壇也將主要圍繞自貿區建設的投資管理體制創新、貿易便利化創新、金融制度創新、政府職能創新等議題進行務實深入的討論,以期為地方政府謀劃促進自貿區的發展戰略,為企業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

“雙馬”熱議人民幣國際化2.0版本

“雙馬”就人民幣國際化問題有著驚人的共識。

世界自貿區協會主席馬瑟。

馬瑟首先評價:“有哪里會比深圳更好,能檢驗接下來建立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步驟,同時亦檢驗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情況?”在推進世界自貿區建立方面,馬瑟是享譽世界的專家,他盛讚中國自貿區的建立過程、負面清單的使用技術,為自貿區概念帶來的各種利益提供了一個世界級的範例。

馬瑟尤為關注的是中國自貿試驗區在金融創新方面表現積極,他帶來了兩組加拿大專家對中國自貿區的研究數據,涉及“中國的資本流動情況”以及“人民幣在岸與離岸匯率間的差價”。

馬瑟為“中國對資本管制的影響弱化”感到興奮,2015年1月,按付款價值計算人民幣已成為全球五大支付貨幣之一,他表示金融服務標準化、便利化將為人民幣成為全球性儲備貨幣做好準備。

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常務理事、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永隆銀行董事長馬蔚華。

而馬蔚華更直言隨著自貿區試驗的不斷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需要從1.0版向2.0版熱身,同時認為前海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方面應該成為先鋒。“前海可以在打造人民幣2.0版中扮演先鋒的作用,著力打造跨境人民幣的資產池,投資管道變成資產池,打通人民幣回流管道。”

為了解釋下一步如何拓寬人民幣的雙向流通機制問題,馬蔚華舉例:“我們平常生活的常識告訴我們,要留住魚,養分很關鍵,管道只能把外來的養分引進來,真正的做大做好是需要培養自己的有機生態。”

馬蔚華提到,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就是一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神來之筆。

本著“務實”的態度,馬蔚華為前海自貿區開展金融創新開了張藥方,建議自貿區:一支持轄內金融機構開展跨境金融團體創新;二讓企業走出去,與投行、私募基金、金磚銀行及多邊機構合作;三轄區的金融機構開展一帶一路的資產證券化的創新,方便非居民客戶。

此外馬瑟還認為建立資本市場聯盟將有助於轉變對銀行融資的過度依賴,實現多管道融資。這基於他看到上海自貿區未來銀行和保險服務業、商貿發展聯繫越來越緊密的趨勢,“人壽保險、退休基金、對沖基金和私人股本的存款都可以被有效利用。我相信中國的專家們也一定會密切關注這些提高存款利用率的機遇。”馬瑟說。

最強智庫,為自貿區挑痛點

同時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主任王新奎、經緯集團主席陳經緯、瑞德資本集團董事長魏明德以及來自發改委、海關總署、外匯管理局等多部門的專家討論了自貿區在機遇中的挑戰。

王新奎尖銳地提出了四大挑戰:1、如何克服觀念和方法上的路徑依賴;2一方面依法辦事一方面大膽嘗試,這個關係怎麼說明;3、制度創新命題很大,如何落入小的區域;4、大膽嘗試與保證國家安全之間怎麼協調。他還將制度創新比作一架很大的飛機,“但要你落到很小的機場,甚至連機場都沒有,你想落下去怎麼落?”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海關總署加工貿易及保稅監管司司長張皖生也從不同角度解釋了“自貿區”與“自貿園區”兩者的概念差別。

而外匯管理局資本專案管理司司長郭松則在現場開玩笑,“我們通常理解自由貿易區是貿易為主,但可能大家期待的更多是關於自貿區的金融的概念,所以是否大家的期待和實際有點錯位,這個大家去評論吧。”

就自貿區金融,他認為自貿區外匯管理改革必須超越將自貿區建設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狹義目標,必須尋求在全國能推廣的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張建平以國際自貿區發展歷程,中國國家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副理事長黃浩明以行業角度為切口,提出了些頗為新穎的觀點。

張建平說:“我們自貿區的發展與國家的工業水準高度相關。”對比美國1980年工業發展程度,他表示中國中國4個自貿區是不夠的,但我們需要逐步發展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