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意安
一份名为《微信/支付宝接入银联方案》出现在今年2月银联战略部牵头组织了一场培训会上。
今年2月,银联战略部牵头组织了一场培训会,培训内容主要是针对包括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在内的收单机构。在会上,一份名为《微信/支付宝接入银联方案》(下称“方案”)出现在参会人士的手中。
一位接近银联的人士则表示,这份文件的最大动因在于配合《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296号文)中银行、支付机构在4月1日的“断直连”任务。而这份文件中也表明是“为了满足296号文的时间要求,总体原则是尽量让微信、支付宝及收单机构少改动,所以暂时沿用微信、支付宝的现有接口和对账文件格式”。不过,银联和支付宝、微信支付(下文简称“A/T”)的这一方案,无论是收费标准、分润模式都没有确定。
对于这份文件,支付宝、微信支付和银联对本报均未进行正面回应。
据了解,对比传统的“四方模式”,在方案中,发卡行的位置被A/T所取代,而发卡行则从原有的这种模式中改变了。一位接近银联人士则称,“支付宝不是发卡方,而是条码付款服务方。”
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说,“网联出现之后,与银联同为央行下辖单位,两家机构面临竞争也正常。因此,各家方案如何实现‘断直连’也值得继续观察。当然,网联也有自己的现实困境。一个清算机构的搭建任务是庞大而艰巨的,很难一蹴而就,这也是为什么网联的建设进度一直难达预期的重要原因。”
方案尚待明确
经济观察报了解到,该方案呈现的是整体清算逻辑架构。
方案显示,A/T接入银联之后,此前“收单机构-银联-发卡行”的清算结构变为了“收单机构-银联-A/T”,并不拥有发卡资质的支付宝取代了发卡行的角色,银联则通过央行大额系统进行资金清算。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告诉经济观察报,这与传统“四方模式”相比有所变化。
所谓传统“四方模式”,指的是基于卡组织、发卡行、收单机构、商户的合作模式,商户发起交易之后,由收单机构上送至卡组织,由卡组织来完成收单机构与发卡行之间的清算,这是迄今为止产业各方最为认同的一种合作模式,亦是监管积极倡导的清算模式。
上述电子银行部总经理称,“在现在的这个方案中,断的是支付机构与A/T之间的直连。一直以来,央行不允许支付机构直连的原因主要是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支付机构之间直连会导致央行无法掌握信息,很难实现穿透式监管,给交易监控和反洗钱带来了难度;另一方面,支付机构之间直连没有了风险隔离,也容易导致风险蔓延。”“而A/T与发卡行之间的关系仍未厘清。扣款端有可能是支付宝直接连接各家银行进行扣款,也可能是通过连网联转接各家银行。”该人士介绍称:“以支付宝为例,如果是真正的四方模式,首先,现在扮演收单角色的各家支付机构就仅仅只能作为A/T的拓展机构介入服务,商户密钥应该回归到支付宝手中,由支付宝直接管理;其次,支付宝则应该作为收单机构,将交易上送银联,然后由银联为支付宝与发卡行实行清算。”
一位接近银联的人士则表示,银联这份方案的最大动因在于配合《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296号文)中银行、支付机构在4月1日的“断直连”任务。该方案亦显示“为了满足296号文的时间要求,总体原则是尽量让微信、支付宝及收单机构少改动,所以暂时沿用微信、支付宝的现有接口和对账文件格式”。除此以外,该方案同时公布了各个码制下的联机交易模式、交易接口、清算对账和争议差错等处理细节。
影响几何
上述接近银联的业务人士坦言,后端交易和清算模式的变化对消费者和商户而言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对银联、支付宝以及商业银行而言影响很大。“在这个模式下,支付宝账户实际上获得了发卡行一样的身份地位。”一位支付行业人士认为,银行和银联则提供了通道。
而一位接近银联人士称,“支付宝不是发卡方,而是条码付款服务方,这是296号文中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定义,在特殊场景下,他的角色只在条码业务中存在,不会在银联其他业务中存在。”
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银行和银行卡用户之间依然隔着支付宝和微信的屏障,银行卡用户的交易信息也依然掌握在支付宝或微信手中,而非银行的手里。”
而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则告诉经济观察报,某种程度而言,银联此举也是为了在296号文界定的“大限”之前完成监管的“断直连”任务,尽早将A/T的交易规模纳入监管体系。
事实上,在“断直连”的监管节奏下,央行、银联、网联和银行都在共同努力。
此前有消息称,浦发银行在3月12日关闭全部扫码支付通道,浦发银行对外回应称,并未关停全面扫码通道,但正在对合作商户全方位监测,并推进扫码通道向清算组织迁移。
就在3月初,在北京举办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全业务功能交流会”上,网联总裁董俊峰透露,截至3月2日,网联清算平台已接入近340家银行以及近100家支付机构,累计切量笔数超过83亿,累计处理交易金额超过2.3万亿,最高单日交易笔数处理规模超过1亿笔,最高实时峰值交易超过7000TPS(笔/秒)。董俊峰表示,为切实按照从6月30日起支付机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清算平台处理的有关要求,希望与产业各方联手分阶段计划目标,做好后续功能开发投产及业务迁移等工作,确保按期实现“断直连”。
眼下,网联也依然有很大的努力空间。按照此前央行要求,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相关准备工作,可见这一目标并未达成。按照计划,目前留给网联的时间仅剩3个多月。“全面切量”的背后,对网联峰值处理能力的更严格的考验。以“双十一”为例,根据支付宝公布的数据来看,2017年的“双十一”,刚开场5分钟22秒,支付宝的支付峰值达到25.6万笔/秒,数据库处理峰值,达4200万次/秒。对于目前交易峰值7000笔/秒的网联而言,要承接住这样的交易体量,让系统平稳运行,可谓压力繁重。“从央行的角度来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交易只要能够接入央行管辖范畴,进入监管视野,在银联或者网联,其实区别不大。”上述接近监管的人士称。
此前,今年1月底,银联新一代无卡业务转接清算平台也全面上线,同样是响应央行号召,切断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的直连模式。银联称,该平台已与包括17家全国性重点商业银行、180余家区域银行在内的主要商业银行完成联网。随着银联与支付宝、微信支付连接计划的启动,未来的市场竞争态势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尚需拭目以待。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