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穿粉男孩穿藍 性別與色彩的約定俗成是怎麽來的?

界面網

text

男孩喜歡汽車,女孩喜歡洋娃娃,這些問題聽起來多麽理所當然。但只要有人問出一句“爲什麽”,越簡單的常識似乎越難以解釋,比如這個問題——人們爲什麽要穿粉紅色?

我們興許應該從粉色帶給人的印象說起。它是如此女孩子氣,事實上,這個刻板印象到如今也沒有緩解,即使現在的男人也有粉色的西裝、粉色的襯衫和粉色的褲子,不過絲毫沒有幫助粉色走出女性感的定位,人們叫那些應用在男裝上的粉色爲“性別模糊的哲學”。

那麽這樣的意識從何而來呢?又是誰規定了粉色是屬于女孩的時尚呢?

在一本名叫《粉和藍,從美國男孩和女孩的區別》一書中,馬裏蘭大學的教授 Jo B. Paoletti 對此做出了解釋,這和人類的育兒方式有強烈的關系。如今在嬰兒時期,父母們總在衣著上下功夫,男孩女孩都常穿著白色的面部和紗裙,直到有一天,父母會忽然意識到“ 我的天,他們已經長大了,而我給他們穿錯了衣服。”從意識到錯誤的那一刻起,粉色就歸屬了女孩,而男孩則被教育爲應當喜愛藍色。

男性穿粉色曾被人視爲是男子氣概的象征

然而,這種兩級分化的發展既不是線性的也並不快速。在19世紀中期,這兩種顔色還沒有成爲性別符號,一戰以後,粉和藍才成爲了流行文化中性別權力衍生的概念産物。

但很有意思的是,一戰年間,粉紅色並不是女性化的象征,在那個時代,粉色的應用範圍是廣于藍色的。比如當時最著名的時裝設計師Elsa Schiaparelli,粉色是她的代表色,一本書很好地表明了這一點,書名叫《 Hot Pink:The Life and Fashions of Elsa Schiaparelli》(《豔粉色:Elsa Schiaparelli 的生活和時尚》)。

那時候,粉色也是屬于男孩的顔色,因爲它相比藍色更加熱烈和明確,人們認爲那是一種堅定的男子氣概。在1927年的《時代雜志》裏,我們還能看到 Best & Co.美國的權威零售商們在教導父母們如何給男孩子穿粉紅色的衣服。

在《了不起的蓋茨比》這本1925年的經典小說裏,還著重描寫了這樣一個橋段:Jay 穿著一身粉紅色的西裝和他的情婦、情婦的丈夫一起共進午餐。這個場景曾被現代的讀者解讀爲時髦的顔色象征。而在那個年代,穿上粉西裝的男人並不會被誤會爲娘炮,反而會被認定爲有誠意的人。

還有一個例子。2012年,人們在拍賣會上看到了美國最著名的鋼琴家 Liberace 的遺産,那是一些定制文具,從墨水到信紙,都是清一色的粉。而 Liberace 正出生于1919年。

直到一戰以後,粉色和藍色才具備了性別指向意義

這樣的境況一直延續到1940 年代。隨著美國生育潮的來臨,用服飾劃分性別的趨勢變得激烈,服裝商人們開始用 “性別劃分”的概念營銷自己的産品,漸漸地,父母被教導爲男孩應該穿得像父親,而女孩應該穿得像母親,且必須穿裙子上學。

粉色被社會標准從男性身份中強制剔除,男人們開始抛棄明亮的顔色,在社會化中完成了更爲激進的男權的轉型。而事實上,美國至今依然是全球男權主義最占主導的國家。

然而曆史總是反複無常的,二十年後,女權主義運動開始盛行,女人們又開始反對粉色了,她們拒絕穿著女性特征明顯的服飾。在Paoletti 的研究中,1970年代左右的兩年時間內,如 Sears、Roebuck 的商場裏幾乎看不到粉色衣服,藍色占領了零售業。這股中性風一直流行到1985年,Paoletti記得那一年,街道忽然不再是藍色海洋了,粉色回歸,連超市裏賣的尿片都做成了粉色和藍色。

在1985年代出生的孩子如今很多都成了年輕媽媽,她們成長在粉色蕾絲、長發芭比娃娃組成的環境中。而發達的廣告和營銷不斷強化著社會習俗,讓粉色成爲了最爲明顯的性別標簽。

了解了粉色這麽悠久的故事,你也許也該明白,爲什麽時尚品牌的複古風裏常常使用到粉色了吧。這種顔色本身就是一種沈澱,比如這套 Gucci 的套裝,當然還有 Louis Vuitton 這一年的招牌——穿著粉色皮夾克、染著粉色頭發的二次元女孩。

Louis Vuitton

Gucci

Dior

Alexander McQueen

David Koma

粉和藍的大熱也少不了大公司做推手

而至于粉色爲何在今年格外炙手可熱,很大原因也和彩通這家權威色彩機構發布的流行色有關。2015年年底,彩通也發布2016年的流行色——“粉水晶”和“甯靜藍”,這是它第一次以色彩組合的形式發布新色。

你看,原來這粉色和藍色的組合,並不是巧合。也有許多人稱這兩個色叫“裝嫩色”,爲什麽?因爲它們從嬰兒時期就伴隨在你身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