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創新高?創記錄的只有15%的成分股

華爾街見聞

text

【亞太日報訊】12日道指和標普收盤價均創史上新高。不過標普的新高有些“虛高”。

“虛”在哪兒呢?彭博電視的市場報道記者David Ingles用下面這張圖表說明:只有15%的標普500股指成分股處於52周以來高位。2013年標普500首次刷新2007年創下的最高記錄時,有40%的成分股處於高位。

金融博客Zerohedge指出,2007年,在貝爾斯登旗下兩只次貸基金清盤後,出現一種古怪的理論,即:要避免行為不當,大家都應該把資金砸到簡單的投資標的、比如標普500上。仿佛一夜之間都不能理解和廣義經濟無關的衍生品。如下圖所示,貝爾斯登的基金清盤後,標普500創了最高記錄。可此後跌落谷底。

Zerohedge認為,諷刺的是,央行已經接受這種邏輯,要讓投資者這樣押註。而且,市場扭曲不僅是因為央行的貨幣政策誤導。自從2011年標準普爾下調美國的信用評級以來,風險就沒有得到真正的重視,信用和地緣政治也是。

上周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在英國退歐公投之後,全球股市受累暴跌,但並沒有持續太久,很多基準股指在跌了兩個交日易之後便很快大幅回升。不過美股的大機構投資者出現避免持倉過夜的明顯特征。

文章指出,這種變化主要是因為全球金融系統的內在聯系明顯加強。如今的市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宏觀事件驅動的,這些風險事件多數都發生在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之前是中國,不久前是英國,現在是整個歐洲。而海外宏觀事件發生之際,通常是美股的非日內交易時段。

標普500成分股一般是大型跨國公司,業務遍及全球多個國家。因此,股價很容易受貨幣匯率大幅波動或者海外宏觀事件的影響而陷入震蕩。這就是說,一旦海外風險事件發生,美股交易員卻還在熟睡,隔夜持倉就會面臨很高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