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下社区,又上机场 这一次他们做暖心“大白”

中国新闻网

text

志愿者赵感恩帮助旅客提行李。 申海 摄

中新网上海4月10日电(记者 徐明睿 通讯员 戈晓莉)日前,刚从上海金山廊下抗疫一线下来的志愿者唐健和赵感恩,又踏上了去浦东机场驻守的征程。工作一周,休息一周,三班工作制。

服务,就要将心比心才行

“您好,我们这边有准备免费的矿泉水、面包和牛奶。”4月6日是唐健第一次执勤的日子,下午一点多,他接到了两位从台湾回金山的同胞,唐健登记好他们的信息之后,为他们送上了一些食物。在休息等待发车区,唐健发现夫妻俩一直站着,没有坐在休息椅子上,神色还有些紧张。马上去拿了一瓶消毒水,将座椅仔细地消毒了一遍。“谢谢你,太感谢了。”夫妻俩这才踏实地坐下,安心地等待着回金山的专车的发车通知。“服务,就要将心比心才行。”唐健细心地发现了夫妻俩的焦虑,也表示非常理解,并成功地安抚下了这份焦虑。

“终于回来了,还是祖国好啊。”来自纽约的一家四口坐了14个小时的飞机,在23:30落地浦东机场,唐健帮他们推着行李一路护送到了回金大巴上,一家四口中的老奶奶说了这句感慨的话。“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疲惫,但也能感觉到他们回到上海后的激动和安心,这位奶奶说的这句话让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和骄傲。”唐健说道。

一周时间,唐健上了2个8时至16时的班和2个0时-8时的班,其余时间就是在宿舍内休息。“其实很习惯了,在廊下的时候也一直在做志愿者,白班+夜班,现在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做志愿者,感觉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没有想太多。”唐健说得很坦然。

志愿者唐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线工作。 申海 摄

“您辛苦了,欢迎回家”

“来了第五天终于‘开张’了”,赵感恩接到了他在机场做志愿者期间的第一位回国的人。“您辛苦了,欢迎回家。”这是赵感恩对他说的第一句话。登记完信息后,赵感恩帮助他拿着行李送到了大巴上。来到浦东机场做志愿者,赵感恩一开始也很忐忑,这是抗疫一线,存在太多的不确定的因素。但是,他毅然决然的来了,而且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他说:“我想每一个回国的人都能感受到祖国的温暖。”这就是每一个军人的信念。

赵感恩是一名退伍军人,做事有军人的本色。这次他与唐健一起来到浦东机场做志愿者,家里人虽然都很担心他,但心里也有一份踏实感,毕竟他当过两年的兵。退伍回来后他就在廊下工作,在光明村做工作人员,年初三到现在,他就一直在抗疫一线,在村里登记回廊人员信息,服务好他们;在集中观察点做志愿者,12小时一班。话不多,能吃苦,是他留给同事们的第一印象。

酒店、机场两点一线,8小时的工作时间段,轮流吃饭时间约15分钟一个人,只要出工作点再回到工作点,都要重新换一套防护服。因此,为了避免浪费物资,唐健、赵感恩和志愿者小伙伴们在工作时间都不喝水。

没有具体的风险系数,没有确定的结束时间,只有坚持到底的勇气和努力。从基层到机场,不同的战场,一样的战疫,唐健和赵感恩在这条志愿服务路上,一路向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