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全
26日,美国政府宣布将驱逐约60名俄罗斯外交官,并关闭俄驻西雅图领馆,以报复俄涉嫌在英国杀害俄前特工。在一周前还不顾情报部门劝阻、执意祝贺普京当选俄总统的特朗普,为何突然对俄“变脸”,下达了比英国更厉害的“逐客令”?
“对抗”的惯性
这是美国自冷战以来最大规模驱逐俄外交官事件,被外媒形容为“程度甚至超过冷战时美苏摊牌的最黑暗日子。”路透社指出,美方举动看似呼应西方,升级对莫斯科的施压,但其实并非一时兴起,美国对俄采取更对抗的姿态已经有好几个月了。
尽管特朗普本人对莫斯科的和解姿态占据了媒体头条,但美国国务院、五角大楼和白宫官员在过去一年里已做出一系列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对抗俄罗斯,从阿富汗、朝鲜到叙利亚、乌克兰。
对于乌克兰,美国国务院3月早些时候宣布,计划向波罗申科政府提供反坦克导弹,以对抗俄罗斯支持的乌克兰东部分裂分子。这一强硬举措连前任总统奥巴马都未曾实施过。而在叙利亚,美军上月炸死炸伤300名疑似俄罗斯雇佣兵。
以此同时,白宫更坚定地将俄罗斯与叙利亚东古塔地区对平民的致命袭击联系在一起。白宫和五角大楼今年1月公布的最高政策文件,都将俄罗斯描绘成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对手。
“兼容性”测试
耐人寻味的是,西方媒体在报道特朗普本人态度方面口径不一。
一些媒体称,即便到现在,特朗普自己仍在与以他名义发布的驱逐命令保持距离,这凸显出他做法的不连贯——驱逐命令是在白宫一份声明中宣布的,而不是由总统提出强有力的措辞。因此,尚不清楚特朗普究竟是默许,还是推动他的顾问和将军们提出更强硬的美国立场。布鲁金斯学会美国和欧洲中心主任托马斯·怀特表示:“得出的唯一结论是,存在某种分歧。他们可能已经说服他(特朗普)签字,但他(特朗普)不想成为他们的代言人。”
但另一些媒体援引美国高级政府官员的话称,“这绝对是总统的决定。”文章透露,在伦敦敦促采取行动的情况下,特朗普亲自打电话给他国领导人,看他们是否也会加入(驱逐俄外交官行动)。他的助手们说,特朗普鼓励他们参加,但他也知道,如果不能推进,美国将会被孤立。
究竟特朗普本人怎么想?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袁征对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指出,特朗普一周前和一周后对俄态度“突变”,确实相当“诡异”。国内政治环境可能是特朗普施压俄罗斯的主要因素。
“随着‘通俄门’调查深入并涉及总统亲属,特朗普面临越来越多压力。为了洗清嫌疑,他被迫对俄强硬,讨好共和党建制派。”袁征说,另一方面,随着班子中强硬派幕僚的增多,特朗普需要显示姿态,呼应国内反俄之声,团结身边鹰派。如同外媒指出的,对俄罗斯的强硬立场将被证明是对总统新改组的国家安全团队意识形态兼容性的早期测试。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同样认为,特朗普急于摆脱“通俄门”负面影响。他受到建制派的长期压力和短期压力。所谓短期压力就是最近特朗普不顾助手提示执意“祝贺”普京胜选引发风波一事。“特朗普想做出一个狠点的动作,显示自己与普京没勾结,”金灿荣说。
做同盟“领导者”
还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此举旨在应对俄罗斯在美境内日益“活跃”的情报收集行为,同时也是表示与北约盟友站在一起。
鉴于俄外交官在美国的人数要多于英国,因此美国驱逐俄外交官规模相对较大,也在情理之中。
另一方面,美欧在特朗普上台后分化明显,这次能够抱团反俄,除了抹黑俄罗斯国家形象,还意在借机展示跨大西洋传统盟友关系依然牢固。
具体而言,特朗普执政一年多来,美欧这对传统盟友之间的矛盾和猜忌进一步加深,涉及气候变化、欧洲防务、自由贸易、伊朗核协议等多个方面。特朗普日前宣布加征钢铝关税,招致德法等欧洲国家一致反对。虽然欧盟经过谈判暂时获得豁免,但美欧之间的贸易战阴影并没有完全消散。
金灿荣表示,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在说服东欧国家跟进对俄施压后,利用北约撬动了特朗普的行动。“老欧洲与美国关系不好,但一旦北约多数国家跟进,美国作为北约领袖必须坚决支持。特朗普通过对俄示强可以安抚盟友。”金灿荣表示,“再加上俄罗斯大选后普京以高票当选,恼火的西方希望再一次抹黑俄罗斯国际形象。”
袁征指出,美国正迫切争取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发言权,意图阻拦俄罗斯和伊朗在叙利亚做大。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的欧洲伙伴一贯对俄罗斯指责有加。北约东扩的脚步也始终未停。这些都让美欧在携手打压俄罗斯方面找到共同话语。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