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音樂劇《貓》是如何煉成的

新華社

text

1月13日,演員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劇院表演。新華社記者鄧智煒攝。

(記者 馬玉潔、陳濟朋)英國有史以來最成功、連續公演最久的音樂劇《貓》近日在新加坡開演。這部由“音樂劇之王韋伯根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略特的詩集《老鼠談世上的貓》所編寫的音樂劇自1981年首演以來,已經被翻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全世界演出,譽滿全球。

作為一個以貓為主題的劇目,演員惟妙惟肖的表演,逼真的動作奠定了該劇成功的關鍵。近日,該劇的導演及編舞喬-安·魯濱遜及劇中演員向記者分享了他們如何變得有“貓性。

1月13日,音樂劇《貓》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劇院為媒體舉行預演。新華社記者鄧智煒攝。

魯濱遜是該劇1981年首演時的原創班底,曾參與該劇演員從培訓到排練的整個過程,也在2012年參與了中文版《貓》的監製,可謂是跟隨《貓》一起成長的見證者。魯濱遜說,在剛開始選角的時候,很多演員比較羞澀,無法表現齣劇組所需要的貓的神態,因此,在試鏡時,他們會放置很多有趣的元素,來讓演員盡情展現自己。

“我們會告訴演員,我們並不是在做調查,只是希望看到你最好的一面。很多人知道這部劇需要哪些舞蹈技巧,而他們也會花很多時間去做訓練。因此,我們只希望演員將他所受到的訓練展現出來。我們會設法讓他們笑,這樣他們就容易放鬆,並表現出最好的一面。

至於如何讓演員更快地進入角色,魯濱遜說,最好的方式其實是演員本身的示範效應。如果在排練中,有一兩個演員首先願意釋放自己,敢於去模倣貓的神態和形體,其他演員看到之後會覺得,“嗯,我也可以做到像他一樣。這樣,整齣戲的排練就會更加順利。

作為一個演出歷史長達30多年的經典劇目,《貓》在不同地區的演員陣容也不盡相同。來自澳大利亞的演員馬丁·克羅夫特是在1992年首次參演該劇。當時,他的角色是“格斯,一名曾經風華絕代,如今卻年事已高、遭受病痛折磨的劇場貓。不過,從2008年起,他開始扮演“老戒律伯的角色,這也是很多《貓》的演員所經歷的過程。他們喜愛這出舞臺劇,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不同的時期扮演不同的角色。

音樂劇《貓》自1月9日開始在新加坡濱海灣金沙劇院開演。新華社記者鄧智煒攝。

克羅夫特說,一般來講,新的演員在加入之初都需要經歷六周的排練。“排練非常緊張,喬-安堅持認為每一隻貓必須有表現出自己的個性,因此在我們真正開始表演之前,需要大量的時間去挖掘角色的個性。你要去感受如何像貓一樣移動,而這個過程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獨特的。

克羅夫特說,《貓》有更多的個人表演,這與其他的舞臺劇表演完全不同。這出音樂劇一共有28只貓,每只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個性,而在這部劇中所用到的表演方式在其他的劇目中幾乎完全用不到,因此,演員在剛開始訓練時會經歷一段時期的調整期。

談及為何這部音樂劇能經久不衰,一直受到觀眾的喜愛,魯濱遜說,其中一個原因是由於這部劇是以貓為主角,而貓的身體特徵仍然沒有太大變化。另一方面,這部劇中講述了一隻被貓的社會擯棄的邊緣個體如何重新被接受的故事。而不管是什么社會,總有一些被邊緣化的群體,也總有不同的階層,這一點永遠不會過時。

克羅夫特對此也表示認同。“我的角色是部落的長老,我的任務是讓小貓們在一起,讓整個貓群和諧相處。我告訴他們每個人應該善待彼此,這個世界才會更好。這些價值觀在劇中表現得很隱晦,但卻是我們一直都需要的。

音樂劇《貓》於1月9日至25日在新加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