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树的“那些花儿”:千里求学十年 收获“爱的教育”

中国新闻网

text

图为校长尼玛(中)跟学生在一起。 玉树州民族中学供图 

中新网西宁5月16日电 题:青海玉树的“那些花儿”:千里求学十年收获“爱的教育”

作者 胡贵龙 潘雨洁 周瑞辰子

下午四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学的操场上书声朗朗,校长尼玛正在办公室和几名教师代表谈话,安排他们参加全州的教学经验交流会。

“以前他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地震后跟学校一起迁到四川上学,”尼玛指着高一的班主任公保多杰说,“现在他又回到母校教书,一晃已经十年了。”

2010年,玉树发生“4.14”强烈地震,该校2000余名师生整体转移安置到四川省都江堰市八一聚源高级中学,在不到三月内实现复课,之后的两年在那里学习、工作、生活。

“为了继续中断的学业,学生和教职工们离开了熟悉的环境,迁往千里之外的四川。”彼时的尼玛并未料到,这样一次举校南迁的无奈之举,却在日后为学校发展注入新活力,更让刚刚亲历地震的孩子收获“满满的关爱和成长”。

图为民族中学学生参加运动会。 玉树州民族中学供图

“到四川之后,不仅教室里有以前没见过的白板、投影仪,学生宿舍蚊帐、暖水瓶、床单、脸盆一应俱全,连跟随学校搬迁的教职工家属,他们都替我们提前安顿好。”尼玛说。

亲历过2008年“5.12”大地震,聚源中学遭遇过相似的困境,“他们把震后新建的现代化的学校完全交给我们,自己的学生却分散到各处。”该校的义举,尼玛一直深怀感激。

“震前全校只有两个会用电脑打字的老师,”尼玛回忆,在四川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逐渐学会投影仪、电脑,一改过去仅靠课本、板书的老方法,“学生们积极性高了,课堂效果更好。”

教学进度不能耽误,但学校最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孩子们都是刚刚经历过地震,年纪最小的只有十二岁,过去之后很想家。”

为此,尼玛请来四川高校的心理老师成立“心联小屋”、课间组织学生集体跳“锅庄”(一种藏族舞蹈),在藏历新年到来时开展运沙袋、拉巴牛等传统运动项目庆祝。

教务主任徐君君是学生们口中的“徐爸”:“学校经常开展生活卫生知识讲座、捡拾垃圾弯腰行动,周末会带孩子们去青城山、都江堰游玩,寒暑假布置亲情感恩作业等等。”

“以前,学生们五天上学,两天在家,难以形成稳定、良好的环境氛围。”物理老师彩娜觉得,在四川“新家”中,通过封闭式管理渐渐培养起生活、学习、卫生等行为习惯,实现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明显改善了从前“5+2=0”的学习效果。

“在四川,接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徐君君说,“从前只知‘教书’,不懂‘育人’二字更重要。”

同民族中学类似,震后玉树重灾区的初中以上学生基本全部转移到异地就读。有了异地复课的成功经验,玉树州自2015年起推行“异地办班”计划,每年送出1000名学生去往内地继续高中学业。

“送出去的孩子本身基础好,加上外省的教育资源好,自然高考成绩好。”近些年,受“异地办班”冲击,民族中学的升本率有所下降,但尼玛保持乐观,“从全州整体来看,孩子们的素质在提高,在外读高中能让见识变广、思路更开阔。”

图为震后重建的民族中学航拍。 玉树州民族中学供图

在尼玛看来,整体向好的背后,亦折射出农牧民教育观念和生活习惯的转变。

“从前,牧民们都是‘向日葵’,放牧为生、靠天吃饭,生活节奏很慢,”尼玛说,“如今,越来越多人相信,只有知识才能真正改变贫困,很多家庭既要在县城工作,也要返乡放牧,平时比较忙,更倾向于把孩子全权托付给学校。”

俄金曲培从小在县城读书,初中毕业后考到辽宁省盘锦市高级中学继续学业。“父母都是牧民,但特别支持我们上学。”他说,现在家里年龄最小的弟弟青梅扎西也考到了北大附属实验学校读高中。

2019年,俄金曲培成为青海省民考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少数民族语言,并用少数民族语言参加考试)文科高考状元,目前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

十年前,还在上高一的公保多杰跟同学一起去往四川,毕业时他们将平时所写的作文、诗歌和家书编辑成书,扉页上写道:“如果想要感恩,就用学习到的知识去回馈帮助过你的人。”

如今,看着跟当年的自己一样大的学生,身为班主任的他经常在课余时间拿出这本书跟大家分享:“生活中充满爱与希望,即便经历苦难,也有重见光明的一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