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师宁晓寒在给学生授课。 I Do基金会供图
中新网北京5月11日电 题:为特殊儿童打开那扇窗——访雪域高原的艺术公益参与者
记者 张素
这个春天,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美术教师宁晓寒对于“绘画”有了新的理解。
“画,不止于笔,还可以用其他方式绘画,而且可以以大家庭形式一起绘画,效果更加显著且精彩。”他通过微信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如是写道。
患有听力障碍的宁晓寒是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首届毕业生。2012年4月,他参加全国聋生单招考试,从5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被南京特教职业技术学院录取。毕业后,宁晓寒选择回到培养自己的母校任教,“希望能帮助到更多接受特殊教育的小朋友,并成为他们的榜样”。
“绘画对我而言意义非常深刻。作为一个聋哑人,我可以通过绘画把心情和话语告诉父母、告诉别人。虽然画得并不太完美,却画出了我的精神世界。”他如此回复记者。
2019年,宁晓寒的画作在北京798艺术区展出。彼时,一场名为“I Do用艺术点亮梦想”的西藏特殊儿童艺术作品公益展受到广泛关注。来自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224名“藏地梵高”,用他们在艺术家指导下创作的400多件作品,展现出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吸引了所有观展人。
2019年,“I Do用艺术点亮梦想”西藏特殊儿童艺术作品公益展在北京举行。 I Do基金会供图
今年4月,北京爱度公益基金会(简称:I Do基金会)在北京798艺术区举办“Will—2021 I Do基金会公益项目特展”,再次让人惊叹,这也是画廊周北京首次设立公益艺术版块。2020年,在由该基金会组织的艺术支教活动里,刘晓辉、赵赵、杨伯都、郑国谷、蒲英玮、冷广敏6位知名艺术家前往雪域高原。
他们中,有人鼓励学生自由尝试在1秒内如何完成“跨越时间、空间乃至感官的对话”;有人发起“图像碰撞试验”,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填补名画“空白”;有人请盲童教他歌唱、听障儿童教他歌词手语,并将这段互相学习的过程拍摄下来;还有人用洁白的哈达将眼睛蒙住,让这些特殊儿童握住自己的手在一颗木球上创作,寓意“艺术像球体一样多面,而你就是我的缪斯”。
宁晓寒参与其间,汲取了不少新知识,更把学生的转变看在眼里。他告诉记者,在艺术家支教活动中,很有绘画天赋的九年级学生土多多杰按照“我的家乡”题目,以一幅油画传递出对父母、老家的情感,“尽管孩子没有双亲,对于父母的形象很模糊,却从朴素的画作里看出他那份深刻的爱”。
在宁晓寒看来,以课程形式将艺术与公益结合更具有特殊意义,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融入其间,并懂得绘画不仅是一种兴趣,也是一种学习,他们由此或可产生更多成就。艺术家们在授课时的奇思妙想还给当地教师更多启迪,“我们也学习艺术家增加了其他授课形式,让课程效果更好”。
2020年赴拉萨市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艺术支教的艺术家刘晓辉(中)与学生们合影。 I Do基金会供图
近四年来,I Do基金会已邀请超过20位知名艺术家赴西藏进行支教,并形成以“艺术启蒙教育”为主线,走进去的“艺术家支教”、请出来的“艺术游学”、留下来的“艺术梦想班”为执行手段,传出去的“艺术公益展”为传播方式的四维体系,用艺术赋能公益,逐渐打造出基金会的品牌公益项目“用艺术点亮梦想”。
为进一步发挥艺术家支教课程的公益效能,I Do基金会秘书长徐航在日前举行的Art·Dream首届无障碍公益艺术论坛上宣布:该基金会已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少儿美术教育研究基地达成合作,将艺术家支教课程开发成艺术教学课件,并通过在此次公益艺术论坛上成立的“公益艺术协作网络”免费共享课程,惠及更多艺术未触达地区儿童;基金会也将持续开展面向西藏特殊儿童的艺术支教和公益展览。
宁晓寒对此十分期待。他表示,地处雪域高原,又是特殊儿童,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可说是更为有限。希冀更多公益组织前来,除了传授一些新知识新技能以外,更要拓宽视野、思路,就像I Do基金会的实践这般,才能让孩子们“不辜负这年轻的生活”。他特别提到,就像艺术家来给孩子上一堂实实在在的艺术课这样,希望以后的“艺术+公益”也能少一些理论、多一些实操,“不仅言传,更要身教”。
I Do基金会方面也表示,接下来将对整个项目包括公益展览、募捐渠道、艺术游学等进行升级,真正打通公益和艺术的壁垒,让艺术赋能公益和受助对象,真正为特殊儿童“打开人生的这扇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