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記者張鐘凱
中國2017年的政府經濟運行目標和基調終於水落石出,在一系列的數字當中,GDP增速是最受全球矚目的。3月5日,國務院李克強作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GDP增長6.5%左右,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
2016年中國時隔多年再次採取區間方式來下調GDP增長目標為6.5%-7%,實際增速實現了6.7%,此次GDP目標再次下調,定為6.5%左右,與市場的普遍預期一致。
首先,下調增速是與正常的經濟發展規律相適應。隨著消費比重的上升,GDP增速必然會下降,這都是發達國家實踐過的道路。目前中國在經濟增長從快變數向慢變數,由速度下降到結構調整、品質提升的轉型過程中,經濟增速的下移不可避免。
另外,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開年宏觀經濟環境向好和微觀經營意願增強的情況下,此次GDP目標下調與前幾年的“被動下調”不同,是“主動下調”。
2012-2016年的GDP下調是由於GDP增速下臺階、導致政府目標被動下調,而此次下調則更像2005-2011年的“GDP政府目標8%,但實現的GDP增速平均值為11%”。
其次,下調經濟增速也是為改革謀空間,如果設定過高的增速目標,則可能再次引發各地政府盯著目標,走老路,出臺大規模投資計畫,造成資源的浪費,影響產業轉型升級。2016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元年,今年的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強,在深改方面取得一定實際成果。
此外,這個預期目標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是銜接的,根據測算,今後幾年,經濟年均增速要至少接近6.5%,才能夠滿足“兩個翻一番”這個要求,所以說,6.5%是個關鍵的中樞,或者說更具有底線意義,“往左”不能偏離太多,要盡力“往右”去爭取,這就是“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的題中之義,也是“穩中求進”的一個體現。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今年中國GDP增速會在6.6%左右。從年初的經濟數據來看,中國的出口和投資都出現了回暖的跡象,企業投資和活動都在加強,上半年的經濟增長前景向好,決策者對經濟增長前景較為樂觀,從今年的財政貨幣政策取向也能得到佐證,今年並沒有按照市場預期來上調赤字率目標,而是保持3%不變,貨幣政策則明確保持穩健中性,M2目標下調至12%。
然而也意味著基建投資增速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或許有限,同時隨著前期房地產緊縮政策效果的顯現,投資和消費都有受到一定抑制,加上外部環境面臨著國外大選和特朗普對華政策等不確定事件的影響,可能也會對出口造成一定衝擊,所以下半年的經濟增長前景不明。
但正如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所講的,中國人歷來做事都是留有餘地的,都是走一步還要想兩步,都留有後手。中國政府手中有著較為充足的宏觀調控工具,如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PPP、地方債置換、債轉股等,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和保障穩定就業的底線。
作者簡介:
作者張鐘凱,系新華社對外部經濟室記者,專注於國內宏觀、產經和代表性企業的動態及深度中英文報導。
(亞太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