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一星| 香港最後一代擦鞋匠

亞太日報

text

文| 亞太日報記者李雅潔

香港“擦鞋匠”文化起源並興盛於上世紀二戰之後,達官貴人及出手闊綽的美國大兵讓當時手藝精湛的擦鞋藝人生活的風光無限。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當年熱鬧搶手的行業日漸式微,政府為有資格的擦鞋匠頒發經營牌照,並劃分專門區域限定活動範圍。如今,香港只剩最後八位持牌擦鞋匠,留守在中環街道,傳承這塊文化遺產。

上週末,香港已故擦鞋匠劉永明遺孀鄭定珍女士在無牌歇業半年後,終於拿到合法的擦鞋匠經營牌照於中環“戲院裡”重新開張。這張牌照對鄭女士來說是養家糊口的飯碗,而對於香港來說,它延續了八分之一的“擦鞋匠”歷史,在歷史文化保育路上又進了一大步。

**“妻”承“夫”業,抗爭半年終復牌

**

擦鞋匠劉永明在中環從事擦鞋行業超過20年,妻子鄭定珍一直持助手牌從旁協助。劉永明去世後,鄭定珍為延續丈夫的手藝及維持生計,於是申請繼承牌照,但多次遭到食環署拒絕。理由為“牌照條款內訂明牌照不設繼承及轉讓、發牌並不考慮鄭定珍的福利事宜”。

鄭女士仍要供養父母及照顧患病兒子,她因腳患難以長站,難以另覓工作,只靠積蓄過活,陷入經濟困難。在無工可做的一年半裡,陳女士多次上訴,希望政府能顧及擦鞋匠延續性,讓她能以專長自力更生。在區議員許智峯幫助下,鄭女士終於於得到正式牌照,上週末正式復工。

正式復工的劉女士 圖片來源:網絡

雖然食環署多次強調考此個案不應成為先例,但不少人認為食環署的讓步也反映出對工藝傳承的態度,認為這是文化保育路上前進的一大步。

殖民地風氣孕育出一度興盛的擦鞋文化

戲院裡是香港島中環的一條街道,得名於前“皇後戲院”及前“娛樂戲院”。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1949 年後),“擦鞋”曾是這裡盛極一時的街頭行業。

殖民地風氣孕育出盛極一時的擦鞋文化 圖片來源:網絡

一九四九年以後,大量人民湧進香港,人口激增,社會貧民充斥。戰爭結束不久,市面蕭條,工作機會極少。

擦鞋匠冒起的原因,主要是當年能穿皮鞋的人都是富貴人家,大眾多“先敬羅衣後敬人”。西裝是男士必備之物,自然不能夠配以傳統布鞋,一定要穿皮鞋,打工仔注重衣冠,鞋一定不能失禮人,於是對擦鞋服務有所需求。

直至五十年代,韓戰爆發,美國軍艦以香港作補給站,很多水手到來。他們上街時愛找擦鞋仔擦鞋,出手就是美金兩角半(相等於港幣一元二角五分)或者一角(相等港幣五角),非常闊綽。當時,港幣5分就可買到紅豆沙加油條,擦鞋服務收入可觀,不但吸引成年人入行,不少失學的兒童亦拿著擦鞋工具箱在街頭搵食,擦鞋便一躍成為“熱門”行業。

當年的擦鞋匠足跡不限於中環,連尖沙嘴亦有。但因中環戲院裡多老闆級及行政人員出入,加上當年皇後戲院和娛樂戲院人流暢旺,令“戲院裡”成為擦鞋勝地。

**戲院裡不見了“戲院”,擦鞋工藝日漸式微

**

隨著時代轉變,香港日益強盛,社會知識水平提高,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及人們價值觀的改變,令擦鞋匠們紛紛離去另謀生路,擦鞋工藝日漸式微。

2007年年底,皇後戲院隨著陸海通大廈一同被拆卸,現時的“戲院裡”早已不見了戲院,中環變成繁華的商業購物區,大概只有這街名還保留“戲院”的蹤跡,依稀能辨認出當年街頭的樣子。

香港街頭擦鞋匠

如今時過境遷,唯一不變的是當年的擦鞋行業至今依然堅守在這歲月的年輪中,留守這裡逾廿年的擦鞋匠,寥寥數人蹲坐地上,彎著腰為白領擦亮皮鞋,依然是戲院裡的地標。

**是文化特色還是落後行當?

**

70年代初,市政局停止簽發新的小販牌照後,最後一個擦鞋匠小販牌於04年底到期,於是在中環擺檔的擦鞋匠均屬“無牌經營”。

“無牌小販”多年來遭到食環署職員驅趕和票控,但民間反對聲音甚大,認為擦鞋工藝是時代縮影,是值得保留的文化現像,不應隨意驅趕。

多番討論後,港府於2009年發出八個中環擦鞋匠牌照,保育這具本土特色的行業,讓僅剩的8名擦鞋匠繼續在原址經營。

儘管這八位擦鞋匠成功爭取到政府正式發牌,但隨著傳統行業逐漸式微,仍難逃時代巨輪的推進,留守至今的擦鞋匠亦大嘆生意難做。

戲院裡“留守”的擦鞋匠 圖片來源:網絡

近年街上有牌照的擦鞋師傅越來越少,這種傳統文化即將要被擦鞋機取替,他們每天低頭默默擦鞋,自力更生,見證戲院裡的變遷。鞋擦在一來一回間擦走了歲月,擦上了深深淺淺的皺紋。擦鞋匠依然在客人的腳前躬著身,把客人的鞋子擦得光鮮亮麗。

香港一直在快速成長,成長帶來的變更和遺忘找尋香港舊日蹤變得更加困難,擦鞋匠這個專屬“戲院裡”的香港特色,不知將來何時,也將只能翻開歷史書本用來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