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人民日報

text

“一帶一路”建設不是中國的獨奏曲,而是世界的大合唱。“一帶一路”建設之所以能引起相關國家的強烈興趣,關鍵在于它為世界各國開辟了合作新路,努力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共同問題。因此,“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助推中國夢的實現,還將助力沿線國家實現現代化,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習近平同志強調,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營造公道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構建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從而形成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總布局和總路徑。這一重要思想理念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契合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順應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潮流,成為中國引領國際關系發展的一面鮮明旗幟,也是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基本思想理念。俄羅斯《導報》曾刊文指出,“一帶一路”構想展現了中國對全球治理新理念的思考,“對中國來說,‘一帶一路’與其說是路,更像是中國最重要的哲學范疇——道”。“一帶一路”之道就是去探尋中國夢與世界各國夢想的融通、中國智慧與世界智慧的結合。這種中國智慧,突出體現在“三可原則”上。

可分享:合作共贏

古人云:“以天下之目視者,則無不見;以天下之耳聽者,則無不聞;以天下之心思慮者,則無不知”。“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實現經濟轉型發展的有力抓手,更彰顯了中國“達則兼濟天下”的大國擔當,展現了人類社會合作共贏的美好前景。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歐亞非大陸各種古老文明迎來了共同復興的曙光,世界各國也增加了共贏發展的可能。在“一帶一路”建設視域中,探索中華文明與歐亞非大陸其他古老文明如何實現共同復興之道是重大命題。為此,我們需要激活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走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將開展先進適用、有利于就業、綠色環保的產能合作,支持其工業化進程,讓合作成果更多惠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民,實現共同發展與繁榮。“一帶一路”建設有助于實現人類永續發展,各種文明、各種發展模式相得益彰、美美與共,開創中華文明與歐亞非其他古老文明共同復興的美好前景。“一帶一路”建設將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持久和平,實現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共同發展。

習近平同志對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有過深刻闡述:“和平而不是戰爭,合作而不是對抗,共贏而不是零和,才是人類社會和平、進步、發展的永恒主題”。不同于對抗、零和那種陳舊思維,“一帶一路”建設倡導合作共贏。“一帶一路”建設與霸權主義主導下的所謂“合作”有著本質區別:前者具有公正性,而后者具有不公正性;前者具有平等性,而后者具有歧視性;前者具有包容性,而后者具有排他性;前者具有非對抗性,而后者具有對抗性;前者具有和諧性,而后者具有沖突性;前者具有持續性、長久性,而后者是暫時的、不可持續的。“一帶一路”建設的實踐正生動展現著合作共贏這一基本理念。以“一帶一路”沿線的阿拉伯國家為例。當前,阿拉伯國家正在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致力于推進工業化進程,大力擴大就業和改善民生,促進地區和平穩定。歐美的工業化完成較早,其經驗的借鑒意義不大;而中國的工業化經驗很鮮活,與阿拉伯國家合作潛力巨大。因此,中國提出的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以能源合作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和貿易投資便利化為兩翼,以核能、航天衛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領域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得到阿拉伯國家的積極響應,展現了合作共贏的美好前景。

合作共贏更體現在中國的國際與地區合作理念上。兼收并蓄、融會貫通是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一帶一路”建設秉承“兩容”“兩分”“一抓”思路,正在發揚光大這一優良傳統。所謂“兩容”,一是與當地已有合作架構的兼容,盡量不另起爐灶;二是與域外力量的包容,并不排擠俄美歐日等域外國家。所謂“兩分”,就是分好工、分好責,不能全包。所謂“一抓”,就是抓住絲綢之路終點站歐洲,推動中歐之間的合作,共同致力于“五通”。“一帶一路”建設要以中國的發展帶動沿線國家的發展和世界的發展。這其實是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中國智慧轉化為新多邊主義的世界智慧,是將雙贏、多贏上升到全方位開放的共贏主義,從而實現人類社會公平發展、和平發展、包容性發展與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包容均衡

中國有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英語里也有類似的話:“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之用”。由此可見中西方思維的相通性。現在的問題是,大家都會“捕魚”卻“無魚可捕”,人類社會正面臨可持續發展問題。“一帶一路”建設為解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

從文明角度看,世界歷史上國與國之間的交往常常伴隨著“文明的代差”。鴉片戰爭后,中國的農業文明不得不屈服于西方的工業文明,西方國家出于對“文明的代差”所產生的“文明紅利”的爭奪,不斷入侵瓜分中國。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文明的代差”逐漸消失,制度的競爭開始在第二層面演繹國際關系運行的規律,并直接考驗文明的創新與韌性。經過100多年和西方的碰撞,現在中國和西方在很多方面已處于同一起跑線上,面臨的很多問題是一樣或類似的,如可持續發展問題、生態環境問題等。過去是西方著眼于解決“西方的問題”,中國著眼于解決“中國的問題”。現在各國都面對一些共同的問題尤其是可持續發展問題,都在為此進行改革,整個世界處在改革變動之中,或者說處于“全球大覺醒時代”。在這一時代背景下,中國不僅要探討中華民族如何實現偉大復興,而且要探討中華民族如何“為人類做出較大的貢獻”。

“一帶一路”建設從人類重大共同關切入手,旨在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一共同愿望。當前,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已從生產力層面拓展為三個層面的基本涵義:器物層面,要實現資源與環境可持續;制度層面,要實現國內、國際制度可持續;精神層面,要實現生產生活理念可持續。一句話,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生活、可持續思維的三位一體,是可持續發展的時代新內涵。可持續發展的重點是包容,要努力實現先發國家與后發國家平等、大國與小國平等、代際平等,改變西方國家不包容他者的現狀。正如《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指出的,“共建‘一帶一路’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開放、包容、均衡、普惠,這是對可持續發展內涵的深刻揭示。

通過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為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智慧,以中華文明永續發展理念豐富人類可持續發展觀,這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使命,也是當今中國國際話語權的重要體現。中國道路作為“人類文明史上的偉大創舉”和“中國對世界的歷史性貢獻”,在應對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方面與其他國家有相同之處,而中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有助于中國開創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文明新范式。這是“一帶一路”建設在理論與實踐上的重大意義。以亞投行為例,它不僅是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也是由發展中國家倡議成立而吸收發達國家加入的高標準的國際金融機構,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理念。據測算,在2010—2020年期間,亞洲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投資總需求高達8萬億美元,年均投資約需7000多億美元,而現有多邊開發銀行在亞洲基礎設施領域的年度投資規模僅為100億—200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設立亞投行,動員更多資金支持域內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將為亞洲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也有利于形成周邊國家與中國經濟的良性互動。與此同時,亞投行還服務于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亞投行57個成員國以發展中成員國為主體,同時包括一批發達成員國。這一獨特優勢使其能夠成為推進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的橋梁與紐帶,推動世界實現均衡發展。概言之,可持續發展不僅是共同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文明共同復興的必然要求。“一帶一路”建設承載著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流交融的希望,承載著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實現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希望。

可走進:落地生根

如何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習近平同志提出了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重要思想。而“五通”的主要理念是共商、共建、共享。這里需要強調的是,“一帶一路”建設不僅是讓企業“走出去”而且是要企業“走進去”,同沿線國家的發展需求相結合,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有的國家需要基礎設施,有的國家需要貸款,有的國家需要教育,我們提供的應該是這些國家需要的。“走進去”的過程是共商的過程,是共建的過程,更是共享的過程。只有共商共建共享,才能形成一個命運共同體。同時,相關服務也要“走進去”,適應當地的民俗、宗教,用當地人所希望的形式“走進去”。這就要求企業經營注重差異化原則:產品、服務、理念體現不同地區人們的個性,尊重當地的習俗。

“一帶一路”建設是在21世紀播灑中國合作共贏的理念,引導企業往全球分工體系中最有潛力的市場走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開創經濟全球化新模式,實現各國共同發展。當然,“一帶一路”建設要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既要考慮機遇也要考慮風險,包括政治風險、安全風險、經濟風險、法律風險、道德風險等,而化解風險需要人才。“一帶一路”建設是百年大計,需要大量人才,不僅需要國內人才,還需要沿線國家的人才,需要在沿線國家合作辦學、培養人才。只有以大量人才包括沿線國家人才作為保障,“一帶一路”建設才能真正“走進去”,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這方面,海外孔子學院、華人華僑商會可扮演孵化器、橋梁紐帶作用。“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充分發揮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橋梁紐帶作用”,最終“構建官民并舉、多方參與的人文交流機制”。“一帶一路”建設要真正“走進去”,需要發揮好這種橋梁紐帶作用。李光耀曾對比說,中國還在13億人口當中選人才,美國是在全球70億人口當中選人才。建設“一帶一路”,我們要從44億沿線國家人口中選人才,匯聚“一帶一路”地區之智慧,匯聚世界之智慧。

“一帶一路”建設面對的是轉變了的時空。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從睜眼看世界、融入主流世界、向世界開放,到今天世界向我們開放,中國正在以全新的姿態走向世界。這對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都將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時空的轉變要求我們告別西方邏輯,揭示“一帶一路”建設自身的邏輯,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