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泰國僧人犯了戒

text

【亞太日報訊】(新華國際用戶端記者李穎)2日,“中國嵩山少林寺僧人展演華夏名門少林功夫”活動在曼谷舉行,最近風波不斷的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缺席。雖然同是佛教,泰國與中國其實不太一樣。

佛教在泰國歷史悠久,全國信仰佛教的佛教徒占全國人口的95%。在被稱為“黃袍佛國”的泰國,男子上至國王下至平民,一生中必須出家一次。泰國僧人聲望極高,一般佛教徒對僧人施禮、跪拜,僧人一概不予答禮,即使對方是國王也是如此;天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以及一些公共場合,都有為僧人讓座的明顯標誌。

那麼,泰國僧人的高聲望是怎樣養成的?

泰國佛教有嚴密的組織,對僧人進行管理。最高領導為僧王,由國王任命,實行終身制。僧王下設高僧委員會或稱“大長老會”,它由以僧王為主席的13名委員組成,4位副僧王默認成為委員,其他8名由推選產生,任期2年。這個高僧委員會可以決定對僧伽的戒律、規章、行政、教育、宣傳、福利等。泰國教育部宗教廳是國家和宗教界之間聯繫和協作的中央機構,宗教廳廳長兼任大長老秘書長。

高僧委員會是管理高級別僧人的。類似泰國行政區劃上的府(省)、區、縣、村,這些地方的寺廟也分層管理,有對應級別的僧人管理委員會和管理佛寺委員會。僧人管理委員會是佛教界管理機構,負責對本轄區的住持、僧人進行戒律管理。管理佛寺委員會則由僧人和地方官共同組成,主要負責管理佛寺的錢財等事務。

如果僧人觸犯了戒律,僧人管理委員會將做出裁決,嚴重的就要驅逐出佛門,強制其還俗。如果僧人觸犯了法律,尤其是刑法,那麼僧人被強制還俗後,還將接受國家員警和司法部門的調查和法律懲罰。倘若泰國僧人被舉報,僧人管理委員會和高僧委員會在司法介入之前,就開始著手調查並根據結果採取相應舉措。

與外在的約束相比,在泰國僧人管理制度中更重要的,或許是強調僧人自身的內在修為與把持。小乘佛教非常注重自身修為,追求自我解脫和昇華,所以,泰國小乘佛教的僧人,可以說從教義之始,就十分注重內在的自律自製。

不過,泰國也有不少高僧,十分“入世”。比如,泰國最年輕的副僧王——趙昆通猜大師,他在泰國主流社會、佛教界、文化界都有廣泛的影響力。他充分運用自己的社會影響力,一直致力於促進中泰兩國友誼和文化交流,尤其在推動青少年教育和漢語推廣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像趙昆通猜副僧王這樣的高僧,不僅是僧人品行的模範代表,更能充分調動自身的影響力進行社會活動,而這些社會活動因其利國利民而進一步加深了泰國上上下下對高僧乃至對佛教界的敬重。

當然,泰國3萬多座寺廟,僧人30萬之眾,也不可能處處是淨土,人人是聖賢。今年泰國著名的法身寺也曾曝出大方丈擁有钜款的醜聞;一些寺廟也成為政客避難所。

菩提本是樹,何處不塵埃。明鏡亦是台,得失眾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