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样式雷”图档亮相澳国图“大清世相”展

悉尼

text

新华社堪培拉12月8日电(记者徐海静 赵博)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国家图书馆共同主办的“大清世相”展览8日在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举行媒体预展,一幅清代“样式雷”图档亮相,惊艳全场。

这幅长约6米、宽60厘米的“样式雷”图档名为《大清门至坤宁宫中一路立样糙底》,是中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的清代“样式雷”系列图档中的一幅,2007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此次是该图档首次走出国门在国外展出。

在媒体预展仪式上,媒体的聚光灯下,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修复组朱振彬戴着手套,小心翼翼地展开这幅巨作。他介绍说,这幅图绘制了紫禁城中轴线从大清门经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到坤宁宫的全部建筑的外观图样,上面明确标注了各个建筑的名称和它们之间的距离。图中最显眼的地方就是在乾清门至坤宁宫这段内廷区域绘制出色彩亮丽的彩棚、彩架,由此可见,该图是为皇帝大婚前搭建彩棚的设计草图。而从年代推断,应该画的是光绪皇帝的大婚准备情况。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内森·沃利博士说,两个国家图书馆关于此次展览的合作进行了三年。此次共展出88件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品,以及82件澳大利亚境内的展品,其中大多数来自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除这幅“样式雷”图样之外,此次“大清世相”展览还包括表现清代中国各地市井百姓生活的展品,希望为澳大利亚观众展现清代各阶层丰富多彩的生活。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馆长安妮-玛丽·施沃特里希说,澳国图与中国国图的合作已有60年历史,在中国国图的帮助下,澳国图已经成为南半球最大的中文图书集成。2012年双方签订谅解备忘录后,决定把合作拓展到新的领域,因此有了此次展览,这也是两大国家图书馆联合举办的首次展览。

清代“样式雷”图档是指中国清代雷氏家族绘制的建筑图样、建筑模型、工程做法及相关文献。从雷金玉到雷献彩,雷氏家族共有7代10人先后任清廷样式房掌案,几十人供职样式房,负责皇家建筑、内檐装修及家具器物的设计,在建筑设计和工艺美术等多方面取得杰出成就,他们设计的建筑已有五项(故宫、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清东陵和西陵)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世界最伟大的建筑世家,被誉称“样式雷”。

此次“大清世相”展览将于2016年1月2日在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正式开展,至5月22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