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评论员 李子昕
本月7日,叙利亚政府军与反对派武装在东古塔地区最后一处争夺的阵地——杜马镇,遭到疑似毒气袭击。叙利亚反对派、美国、英国等第一时间指责叙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袭击无辜平民。但叙利亚政府坚决否认,并指责西方和叙反对派造谣,目的是保护被围困的恐怖分子。
在美俄轮番使用否决权的情况下,安理会一系列涉叙决议均未获通过。国际禁化武组织(OPCW)本周二宣布将派遣专家前往叙利亚,调查化学武器袭击事件。然而就在此时,美国与其盟友将对叙发起武装干涉的声音甚嚣尘上。叙利亚局势急转直下,大国在叙利亚的擦枪走火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叙利亚多个团体于2018年4月7日指控,政府军对大马士革东郊的东古塔杜马市投掷大量毒气弹,已造成数百人死伤
化武袭击源自何方?
发动袭击要具备两点基本要素:其一、发动袭击的必要性及意愿;其二、发动袭击的必要能力。二者必须同时具备,才能在逻辑及现实的双重维度促成一项最终的决策。此次叙利亚所谓发生的“化学武器袭击”在这两个层面都给人留下太多的疑问。
首先,叙利亚政府是否有必要在此时发动化武袭击?据媒体报道,此次袭击发生在东古塔地区的杜马镇,是目前叙利亚政府军重点攻克的目标。在此前的战役中,东古塔绝大部分地区均已被政府军收复,杜马既是体量最大的重镇,也是反政府的“伊斯兰军”最后坚守的“钉子户”。叙政府军与俄军在过去的十多天里,可谓“威逼利诱”,但均效果不彰,最终决定对杜马发起大规模总攻。或许有人认为正是因为久攻不下,叙政府军具备使用化武的“动机”。
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由于政府军已在东古塔地区实现了压制性的军事优势,并从全方位部署了最强的军事力量合围杜马镇,加上俄军的协助,最终攻克只是时间问题 。“伊斯兰军”并不具备和政府军“讲和”乃至对峙的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着唾手可得的胜利,难以置信任何理性的决策者会做出“发动化武袭击”的愚蠢决定。
更何况,在当前国际社会聚焦东古塔战事的当口,贸然发动“化武袭击”,不仅是踩了政治军事及人道主义的红线,更是为外部势力介入地区局势提供了极为充足的借口。退一万步讲,随着“化武疑云”的发酵,战事的拖延必将为已处于“被迫挣扎”的“伊斯兰军”获得更多的喘息时间。无论从任何角度,认定“是叙利亚政府军在此时发动的化武袭击”,在逻辑上都难以令人信服。
其次,叙利亚政府军是否有能力发动化武袭击?众所周知,2013年叙利亚化武风波时,在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叙利亚政府同意交出其掌握的化学武器库,并在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监督下完成了全部的销毁工作。这一销毁过程不仅有国际组织的主导,更有包括美、欧、俄等世界主要大国观察员的监督。事后,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也多次证实了相关销毁工作的准确无误。
此次叙利亚再出“化武疑云”,化学武器从何而来?这一问题有必要严肃以对,认真回答。是叙利亚政府此前藏匿?那么彼时的核查是如何进行的?是事后再次制造?那么制造工厂又是如何在各国24小时不间断地卫星监控下藏匿的?是别国转移而来?那么转移的参与者、路线、规模究竟是如何?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着叙利亚政府的清白与否,也关系到联合国框架下国际组织履行相关责任与义务的权威。
因此,面对此次化武疑云,首先要做的是厘清事实真相,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取证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呼吁调查的恰是“嫌疑犯”——叙利亚政府一方,而美西方诸国却若掌握着如铁般事实一样,跳过所有的调查与分析,开始了对叙利亚的全面军事威慑。
武力干涉结果如何?
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文中所说,“又新又好又‘智能’的导弹将要飞向叙利亚”,美国现时已拉开了全部对叙动武的架势,只待白宫的一声令下。那么,如此迅速——或说贸然——的军事威胁或打击,真的能起到预期的效果么?
事实上,我们听到更多的是美国官方一次又一次的立场声明,但却缺乏具体的计划和战略。 白宫意识到:必须对叙利亚采取军事威慑乃至行动来中止目前的情况。基于此,一系列的立场宣誓不绝于耳。任何行动总有其目的,而最终是为了改变地面战场的局势。尽管空袭可实现短暂的火力压制,也可以很大程度地打击敌方的军事设施及有生力量,但如果没有地面武装的配合,很难最终实现对战局的全面扭转。
以杜马战事为例,除部分依旧坚守的“伊斯兰军”外,东古塔绝大部分地区均已被政府军收复,其并非可以改变叙利亚战局的“前线地带”。西方即便进行军事干预,至多可以为其争取更多喘息的时间,但依旧回天乏术。在美国发出军事干预的威胁后,俄罗斯迅速强硬回击,称已将部队部署至杜马镇。美俄双方在“胆小鬼博弈”中越陷越深。一旦两个大国在叙利亚出现意外的擦枪走火,考虑到当前的美俄关系,后果实难乐观。
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据CNN最新报道,特朗普总统在发出“导弹即将飞向叙利亚”的推文前,五角大楼、白宫相关高级官员,乃至特朗普的左近人士均对此一无所知。与此同时,美国的西方盟友也对此完全没有防备。很难想象,一位超级大国的领导人,在脱离联合国机制的情况下,对另一主权国家发起“言之凿凿”的军事威胁可以如此随意。在局势高度敏感的当下,如此的随性而为显然无法对事件的和平、有序解决产生积极效果。
作者简介:李子昕,供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所。主要研究领域:美国中东政策,国际反恐,中东地缘政治。
华府观察专栏作者均为国际问题专家及资深新闻从业人员,长期从事国际研究和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