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馬拉博峰會之殤

text

新華社馬拉博6月24日電隨筆:馬拉博峰會之殤

新華社記者王湘江

6月下旬的馬拉博,時雨時晴。正在這裡出席非洲聯盟峰會的各國高官們似乎也很難把焦點完全集中在峰會確定的主題——“農業與糧食安全”上。講談農業發展之餘,他們的話鋒總會不由自主地轉向並地區衝突、恐怖主義等安全問題。

在日前的非盟常駐代表會議上,非盟委員會主席祖馬提醒與會代表,目前距非盟提出的2020年在非洲大陸結束所有戰爭的目標僅剩5年,但非洲一些國家的戰亂不僅沒有停息,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等活動卻日漸猖獗。她呼籲非洲國家努力構建包容、公正和寬容的社會,為和平、發展和共同繁榮創造條件。

近年來,昔日世人眼中積貧積弱的非洲大陸,隨著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正日益成長為世界政治和經濟格局中新的亮點。豐富的資源和巨大的人口紅利,讓世界對非洲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期盼。非盟自身也信心滿滿,不僅提出了在2020年結束所有戰爭,2025年消滅饑餓的目標,更發起了“2063遠景規劃”,力圖在50年內建成一個一體化、和平繁榮的新非洲。

理想與現實總有差距。從中非共和國、南蘇丹的內亂,到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汽車站爆炸事件、北部村莊接連遭襲、女學生集體遭綁架,再到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和港口城市蒙巴薩連遭恐怖襲擊,非洲的恐怖活動不斷,就連素來平靜的非洲之角國家吉布提也不能倖免。

遭受西方列強奴役的歷史早已過去,但殖民者在非洲遺留下的劃界不清、種族分立、經濟結構單一等種種痼疾卻仍未治愈。不僅如此,西方大國利用非洲國家現階段能力和資源有限,仍在通過或明或暗的手段,實行干預政策,甚至對非盟進行邊緣化處理。北非之亂、科特迪瓦內戰、馬利危機的背後都有西方大國的身影,甚至一些非洲國家的選舉,也讓人隱約看到了外來的推手。

對於非洲的問題,非盟一直倡導用非洲方式解決。儘管自身和成員國能力仍有局限,非盟努力構建自己的和平與安全機制,如籌建快速反應部隊、參與索馬裏等成員國的維和行動、調解成員國衝突等等,在維護地區安全方面取得了明顯成績。

發展離不開和平安定的社會和政治環境。赤道幾內亞外長莫奎說,新出現的地區安全威脅不僅破壞了非洲形象,而且制約了非洲發展,非洲國家必須找到制止衝突和恐怖主義的解決方案。他呼籲非洲國家通過提倡社會和諧及促進包容性增長來改善安全環境。

戰亂未平,恐怖勢力蔓延,非洲走向經濟騰飛、實現復興理想的道路佈滿荊棘。但非洲大陸走向經濟發展、政治和社會穩定的大趨勢不容改變,相信飽經艱難歲月的非洲人民終將會憑藉自己的勞動和智慧,走出一條非洲復興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