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事件令普京面臨“決斷時刻”

亞太日報

text

19日,失事馬航航班殘骸旁擺放的鮮花和悼念物。 圖/路透社。

亞太日報綜合報道,載有298人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17星期四(17日)從荷蘭阿姆斯特丹飛往馬來西亞吉隆坡,在親俄羅斯民兵控制的烏克蘭頓涅茨克境內墜毀。外界普遍認為客機是被東烏克蘭親俄武裝力量發射的一枚導彈擊落的。 歐洲國家領導人20日威脅稱,將就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17客機墜毀事件對俄羅斯採取更為嚴厲的制裁措施。外媒報導,雖然針對馬航空難的國際調查剛剛開始,但烏克蘭的親俄叛軍、以及俄羅斯對他們的支持已經被“千夫所指。普京正處於艱難的決斷時刻。

英國 《金融時報》 報導,英國、法國和德國領導人在週末展開密集外交後,向普京下達了上述最後通牒。MH17航班週四墜毀於烏克蘭東部後,當地親俄武裝分子對屍體的處理方式已引發國際社會的強烈不滿。

報導指,武裝分子周日將裝有近200具屍體的停屍袋塞進了三節開設冷氣的火車車廂中,這些車廂閒置在飛機墜毀處的Torez小鎮旁的一個火車站裡。其他屍首仍然散落在飛機殘骸中,暴曬在烈日下。

報導指,雖然俄羅斯和烏克蘭仍在互相指責對方為導致MH17航班墜毀的元兇,克里稱,有證據表明,是烏克蘭親俄武裝分子用“來自俄羅斯的SA-11式地對空導彈擊落了這架航班。

報導指,俄羅斯否認與墜機事件有任何關聯,但歐洲多國外長對莫斯科發表了嚴厲批評。英國外交大臣菲力浦•哈蒙德警告稱,俄羅斯面臨成為一個“國際棄兒的風險。德國外交部長弗蘭克-沃爾特•施泰因邁爾則表示,莫斯科還有“最後一個機會來證明自己有解決問題的誠意。

儘管歐盟內部對制裁俄羅斯仍存在巨大分歧,但一些外交官員表示,這起災難或許將如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所言,“震醒歐洲。

報導指,法國政府發言人表示,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在週末的電話會議上同意,如果普京不立即對救援行動提供支持,22日的歐盟外長會議就應出臺更嚴厲的對俄制裁措施。

烏克蘭國防部門稱,有證據顯示,親俄武裝分子試圖“隱藏MH17航班的黑匣子,以“避免它落入他人手中。

《金融時報》 另一篇評論文章指,馬來西亞一架客機在烏克蘭上空被擊落後普京的所作所為,可能將在更大程度上奠定他的國際名譽。

評論指,有可能這場奪去298名無辜者生命的可怕悲劇,將說服克里姆林宮領導者叫停烏克蘭東部的血腥叛亂,正是他暗中向親俄反政府武裝提供武器,使其能夠與烏克蘭政府作戰,從而助燃了這場叛亂。也有可能,他將企圖阻止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17航班的真相水落石出,同時堅持他的肢解烏克蘭的政策,阻止該國倒向西方。如果他選擇後一條道路,俄羅斯將淪為一個國際棄兒,世界將迎來東西方關係中一個新的黑暗時代。

MH17航班被擊落後,各方對於誰應當負責有很多爭議。間接證據表明,這架飛機是被親俄分裂分子擊落的。至於叛軍怎麼會擁有如此厲害的地對空導彈系統,還存在一個問號。他們可能從烏克蘭軍方竊取,或者更為嚴重的是,直接從俄羅斯獲得。但這架波音(Boeing) 777飛機似乎不可能是被烏克蘭武裝部隊錯誤擊落的,因為叛軍一方沒有任何軍用飛機。

評論指,現在需要對這架飛機被擊落展開全面獨立的調查。控制飛機墜落地點的分裂分子必須讓調查人員不受阻礙地在現場作業,並且讓調查人員獲得黑匣子記錄儀。這可能需要普京對親俄武裝分子施加公開明確的壓力,要求他們服從。如果他做不到這一點,這位克里姆林宮領導人可能失去自己尚存的國際信譽。

評論指,普京的責任遠遠不止於此。儘管克里姆林宮接受彼得羅•波羅申科為烏克蘭民選總統,但它繼續向叛軍供應越來越多的坦克和重型武器,使這場衝突持續下去。莫斯科方面必須終結這種物資流動,迫使分裂分子停止作戰,並解散所謂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

如果普京不能正面迎接這一挑戰,西方需要作出堅定回應。在MH17航班災難發生前,美國正確地施加了新一輪制裁。如果克里姆林宮的行為沒有改變,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將有理由推動更嚴厲的經濟懲罰,那將是迫使克里姆林宮專注思考的唯一途徑。

評論指,MH17航班的悲劇是一個“可怕的徵兆,說明烏克蘭的衝突正災難性地滑向失控邊緣。普京只剩下一點點寶貴時間可以扭轉局面。

《紐約時報》 報導,馬航MH17墜機事件使烏克蘭東部與西部之間長達數月的衝突發生了災難性的轉折,令當地的地緣政治局勢發生了轉變。世界各國領導人已經對找回遇難者遺體工作的延遲以及對叛軍拒絕交出空難現場管轄權的情況表示了越來越強烈的憤慨。

報導指,混亂、對格拉博沃村附近的墜機現場證據可能處理不當的擔心,以及親屬什麼時候能夠認領親人遺體的不確定性,給因俄羅斯在客機被擊落事件中可能起的作用而迫在眉睫的地緣政治衝突增添了一個令人沮喪且傷心的側面。

從很多方面來說,發射導彈擊落馬航班機的動作,是由烏克蘭東部戰場上的戲劇性轉變導致的。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宣佈單方面停火的舉動,沒能促使雙方開展實質性的談判。之後,波羅申科在最近的停火承諾到期後,命令軍隊恢復戰鬥,用武力鎮壓叛亂。

週一,在軍用飛機被擊落後,戰鬥進一步升級。週二,爆炸摧毀了斯尼日內的一棟住宅樓。斯尼日內是一個距離俄羅斯邊境12英里(約合19公里)的小城,俄羅斯邊境由叛亂分子控制。烏克蘭表示,襲擊是由一架俄羅斯飛機發動的;而叛亂分子則歸咎于烏克蘭軍隊。無論是誰發動的襲擊,很明顯,新的空戰已經拉開序幕。週三晚間,烏克蘭方面稱,俄羅斯派遣一架米格–29 (MIG–29)戰鬥機飛越邊境,與烏克蘭的蘇–25 (Su–25)飛機交戰。在接下來的近距離激戰中,一架蘇–25被擊落,另一架雖然受損,但最終逃脫。

《華爾街日報》 報導,歐洲國家領導人20日威脅稱,將就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17客機墜毀事件對俄羅斯採取更為嚴厲的制裁措施。這一表態標誌著歐盟終於打破了最初對事件的靜默,但最快何時能夠落實制裁措施尚存在不確定性。

美國情報機構對這一事件的評估顯示,莫斯科近日可能向東烏克蘭親俄分裂分子提供了精密的地對空導彈系統,這與烏克蘭方面所出示的證據一致,並給俄羅斯是擊落客機的導彈來源的這一指控帶來了更強的證據支持。此次事件導致298人遇難。美國官員稱其懷疑俄羅斯將坦克以及多套SA-11防空導彈系統走私進東烏克蘭並提供給叛軍。

一直在推動歐洲採取更強硬立場的官員認為墜機事件是一個分水嶺。 立陶宛外長林克維丘斯20日接受採訪時稱,在他看來,這是一個轉捩點;如果有人之前認為戰爭只是發生在烏克蘭,與我們共同關切的問題無關,那麼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已經有西方國家的人民成為受害者。歐洲國家正在轉變他們的想法和觀點。

在與英國和德國領導人通電話後,法國總統奧朗德要求俄羅斯政府迫使烏克蘭東部的親俄分裂分子允許外界充分自由地進入馬航飛機墜機點。

過去對制裁持懷疑態度的意大利也做出了強硬表態。意大利外交部發言人稱,如果俄羅斯不配合墜機事件調查,意大利將準備支持對俄制裁。

但目前尚不清楚歐洲願意對俄羅斯施加多大壓力以迫使其轉變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總體政策。西方領導人指責俄羅斯繼續為烏克蘭分裂分子提供重型武器。

歐洲外交核心人物德國總理默克爾20日與英國、法國、澳大利亞、荷蘭、芬蘭、烏克蘭以及俄羅斯領導人通了電話。默克爾發言人表示,墜機事件的善後工作讓人無法容忍,凸顯出分裂分子在粗暴對待遇難者。

卡梅倫20日指出,歐洲不願就烏克蘭問題直接面對俄羅斯總統普京,這讓他感到失望。他還敦促歐洲在墜機事件後採取更堅定的立場。